03 版:特别报道[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阔步前行升级“2.0版”

202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来源:桂林日报

  夜色中,流光溢彩的东西巷 通讯员王战飞 摄
  我市旅游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旅游服务逐步提升。图为绿水青山旁整装待发的四星级游船。(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市在桂磨路至大圩镇公路旁、草坪回族乡漓江沿岸以及阳朔遇龙河畔、兴安灵渠边等地修建的骑行休闲绿道逐步投入使用,成为了我市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市民周末休闲的热门选择。记者何平江 摄
  桂林市文化旅游中心漓江歌剧院项目进展顺利。图为2020年11月21日航拍的桂林漓江歌剧院在建工地。记者唐艳兰 摄
  在发展生态旅游中,我市不断丰富完善龙脊风情、灵渠古道等8条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图为金秋时节,游客在龙脊梯田景区观光游览。通讯员潘志祥 摄
  我市推动“旅游+体育”融合,以秀峰区桃花湾“智能体育健身区”为模板,推进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等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图为长达7.8公里的桃花湾休闲绿道已于2019年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记者唐艳兰 摄
  □本报记者 刘倩
  12月25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今年以来,在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桂林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复苏,取得显著成效。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6760.09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1.94%;实现旅游总消费840.64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5.32%。据大数据测算,仅在12月举行的“五会一节”期间,桂林市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四季度各县(市、区)举办各类节庆活动100余场次,参与活动433万人次。预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消费恢复至去年70%的水平。
  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从扬帆起航,到加快建设,再到打造“升级版”,桂林城市也发生了华丽嬗变。旅游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旅游服务的逐步提升、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旅游产品业态的不断丰富、旅游美誉度的迅速攀升……都让桂林焕发出新魅力,桂林旅游闪耀新光彩。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胜地建设为桂林所带来的“真金白银”:旅游接待人数从2015年的4470万人次到2019年的1.38亿人次,接待人数翻了一番多;旅游收入含金量越来越高,“成色”越来越足,从2015年的517.3亿元到2019年的1874.25亿元,猛涨了2倍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步伐坚实、足音铿锵,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随着胜地建设的持续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入了新时代。2019年6月,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正式下发《关于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 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胜地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桂林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下一步,桂林将坚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围绕“六个一流”,抓好旅游通达、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旅游品牌、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服务提升六大工程,重点抓好“六个一流”涉及的67个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继续抓好15个2020年胜地建设重大项目、7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确保到202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在基本建成胜地基础上实现提质升级发展
  2020年,我市进一步突出文化旅游的战略地位,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主动融入自治区“三地两带一中心”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新布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着力打造要素全、品质优、特色强、配套好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全力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在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基础上实现了提质升级发展。
  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重新明确胜地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区、市层面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下发《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六个一流”2020-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表》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六个一流”2020-2021年重大项目推进表》等10多个政策文件,成立“六个一流”工作专班,抓好顶层设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12月27日,桂林融创万达嘉华酒店在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盛大启幕,标志着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这一总投资160亿元的重量级文旅项目结出累累硕果。
  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项目建设带动,引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组织策划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大健康与文旅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79个,总投资1489亿元,其中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16个,总投资589亿元;15个胜地建设重大项目总投资5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93亿元。按照《实施意见》提出的“六个一流”目标任务,梳理2020-2021年统筹推进的73项重点任务,策划包装67项重大项目。截至11月底,全市175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3.2亿元,222个项目获抗疫国债16.98亿元支持。
  漓水之畔,桂林市文化旅游中心漓江歌剧院项目进展顺利,从高处俯瞰,一个巨大立体的桂花图案已初显雏形。除了主体建筑“桂花”已经呼之欲出外,歌剧院的外立面层层远山图案也完成过半,与周边的山水、城市风光相得益彰。
  融合发展才是有生命力、有持续性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我市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文化”融合,着力打造桂北五县(含灵川)红色文化旅游带,重点推进桂林漓江歌剧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兴安湘江红色文化旅游暨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体育”融合,大力发展步道骑行,以秀峰区桃花湾“智能体育健身区”为模板,推进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桂林阳朔骑行慢道、永福骑行公路等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加快推进龙胜有机产业大园区、龙胜梯田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打造17个市级田园综合体。
  我市还充分利用是国家首批13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之一的政策优势,积极推进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实施大健康旅游产业项目21个,到位资金27.78亿元;统筹推进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96.7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0.3亿元,1-10月完成投资7.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1.2%;持续跟进中国健康好乡村、桂林荔浦天誉养生谷等13个重点健康项目。
  202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全力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确保到202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坚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就是要围绕“六个一流”,抓好六大工程。其中,抓旅游通达工程,全面打通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交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尽快实现机场、高铁站、汽车站和重点景区无缝衔接,提高旅游通达水平。抓全域旅游工程,全力创建国家和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将龙脊梯田、灵渠等景区建成国家5A级景区,继续创建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抓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康养、体育、健身、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完善百里漓东、龙脊风情、灵渠古道等8条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生态旅游。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抓旅游品牌工程,在景区景点、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等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桂林”品牌。抓旅游消费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桂林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等工作。抓旅游服务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一流智慧旅游城市,创建一流的旅游发展环境。
  正如市委书记赵乐秦所说,“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要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体现出来”。我市要深入研究国家、自治区宏观政策和产业投资导向,聚焦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统筹谋划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争取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重点抓好“六个一流”涉及的67个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继续抓好15个2020年胜地建设重大项目、7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实施;继续抓好自治区重点支持的58个重大文旅项目及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37个文旅项目建设,夯实胜地建设基础。
  同时,按标准抓发展。按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十大标准,着力在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信息系统、管理体系等方面发力,树立桂林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打造桂林旅游“国际范”。
  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对于桂林市城市战略定位的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围绕胜地建设、示范基地、大健康与文旅产业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我市将明确任务分工,落实主体责任,抓好督促与检查,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任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