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夯实经济稳定发展“压舱石”
今年前5月临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全市第一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15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彭胜发 杨浩)今年以来,临桂区以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为总揽,抓好“三大振兴”、夯实“两大建设”,以广西首个县域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依托,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临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政策给力,服务有力,企业努力,群策群力。今年1—5月,临桂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6.82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一;同比增长44.9%,增速全市排名第一。
近日,在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飞转。“这条数十米的生产线仅需3人,比之前半自动化生产线人力资源效果增加了10倍。”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除生产模块实现自动化外,财务、采购、生产等13个模块同样实现全自动化。公司各环节高效运行,大幅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海涛说:“目前理想、比亚迪等车企对曲轴需求量大,尤其新能源混动曲轴供不应求,现已扩大产能加班加点生产。”
瞄准新赛道,跑出竞争力。桂林领益制造有限公司瞄准全年目标,积极调配人员和设备,全力以赴抓生产、做销售,手机结构件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公司现有员工4600人,一期一阶段建筑面积18.67万平方米,主要用于生产VIVO、小米、OPPO、戴姆勒、广汽等手机和平板及新能源汽车的配件和结构件、手机电源。桂林领益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企业订单已经排满,目前仍然持续大量招聘一线员工,确保产品如期交付。”
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的背后,离不开临桂区委、区政府的“暖心”之举。面对出口贸易限制、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临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照既定目标,紧盯时间节点,细化职责分工,强化工作举措,常态化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开展规上企业调研、春季人才招聘会、重点行业企业大走访等系列活动。工信部门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会同人社部门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面向高校和社会招聘各类人才,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勇于攻坚突破,奋力提速争先,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
“我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临桂区工信和商贸局局长蔡云亚介绍,下一步,将加强企业补链强链延链,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主动服务帮助协调上下游市场,特别是针对重点项目的配套产业链,有计划地引进或强化本地企业的配套产品。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产业园区发展活力。
桂林阳天特箱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东莞阳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22年入驻临桂,该企业是华为CPC战略核心金奖供应商之一,系华为数字能源最大供应商。“2024年华为规划在全国布局10万个充电桩,液冷超级充电桩已经在桂林批量生产,一季度产值6430万元。受超级快充全国普及,华为超级快充订单增长300%。”桂林阳天特箱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郝拯民说。
产业因“新”而活,城市向“新”而进。临桂区区长何兵说:“今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发展平台,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突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4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90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8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