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5版:时事·体育

06版:健康桂林

07版:深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4月08日

预防带状疱疹,远离剧痛缠身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徐颖(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除皮肤损伤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如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精神压力大、劳累等都是带状疱疹的常见诱因。该病除了皮肤损伤外,还会有灼烧、电击、刀刺般疼痛,而且对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则更常见且重度,更容易发生焦虑、睡觉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医生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而带状疱疹到目前为止治疗方法有限,其中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控制带状疱疹发病最有效的措施。
  99.5%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人体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例。以下三类人群要警惕
  第一类:50岁及以上人群
  带状疱疹离我们很近,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即使身体健康,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陡然增加,尤其是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近期,伴随着工作节奏恢复、外出旅游增加等情况,中老年人群因劳累导致免疫力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明显增加。
  第二类:免疫受损人群
  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肿瘤患者、HIV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患者,也应当警惕带状疱疹的伺机而动,避免病上加病,导致治疗更加复杂。
  第三类:慢性病患者
  数据显示,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其中,糖尿病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风险增加84%,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风险增加34%,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风险增加41%。患带状疱疹会影响慢性病控制。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会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此外,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也会更强。

  提前预防很重要 治疗要趁早
  一旦发现患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在“黄金时间”三天内就诊,尽快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低。此外要注意,带状疱疹不是患过后就会终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要预防带状疱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调整心情、睡眠充足等。同时,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带状疱疹疫苗常见问题解答
  1.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会反而患病吗?
  不会。它是一种重组亚单位疫苗,疫苗抗原是糖蛋白抗原,不是病毒本身。因此,不会因为接种此疫苗而得上带状疱疹。
  2.既往患过带状疱疹,是否还有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既往患过带状疱疹的患者依旧有1%-6%的复发率;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有带状疱疹病史的人群仍可复发带状疱疹,有带状疱疹史的成人应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3.以前得过水痘,还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吗?
  需要接种,因为得过水痘的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更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没有得过水痘的也应该接种,因为有一部分人感染水痘后没有症状,但身体中有潜伏的病毒。
  4.带状疱疹疫苗是否可治疗带状疱疹?
  不能。带状疱疹疫苗是作为预防性疫苗而非治疗性疫苗开发的。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疫苗可增强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带状疱疹发病。
  5.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人群可以接种吗?
  可以接种,而且更需要接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比普通人群更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皮疹较难愈合,病程时间长。高血压患者罹患带状疱疹会引起患者的血压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带状疱疹疫苗如何接种?
  以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为例,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成人。需接种2剂次,间隔2个月。如需改变免疫程序,第2剂在第1剂后2—6个月之间接种。对5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高达97.2%,对7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高达91.3%。模型预测,接种20年后仍有保护效果,可以说接种两针带状疱疹疫苗后无需再接种。如有接种意愿请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