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关注

05版:县区新闻

06版:健康桂林

07版:教育

08版:时事·理论

返回 2024年03月29日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桂林全力推动药企与医院合作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桂林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销对接会有力推动医院和企业合作。 桑碧玉 摄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桑碧玉 胡锦旋)3月26日,桂林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销对接会在宏谋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市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主办,旨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医院和企业充分合作,进一步解决我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产品本地配置采购问题,助力全市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广西素有“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的美誉,已知中药资源总数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精心培育下,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的龙头,涌现出三金、南药、啄木鸟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并吸引了中国中药、复星集团、华润、稳健等一批知名药企落户发展,形成了涵盖中成药、化学药品及制剂、生物和生化制品、医疗器械等多种类型产品,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在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本地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为广西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据统计,2023年,全市规上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占全区22.8%,总产值占全区40.5%,连续多年位居广西各设区市第一。
  生物医药产业涉及研、产、学、用。但是,目前我市从研发到生产使用尚未形成闭环,本地医疗机构信息不对称,研发新药本地转化效果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配送全市医疗机构的医药产品累计价值约18.6亿元,而本地产品供应价值仅约407万元,占比0.22%。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广西招标采购程序的医药、耗材生产企业花费高成本去外省开拓市场,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好产品在本地不受待见、内外倒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产业良性发展。
  市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工信局局长邹爱兵在致辞时说,当前,我市正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产业是重要支撑,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是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漓水青山、养生桂林”这一桂林响亮的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撑。召开本次会议,就是要努力平衡“医保+集采”和产业发展,实现降低医疗成本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通过探讨允许本地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机制,建立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互联网平台。同时,各药企要加强创新,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共同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邹爱兵表示,工信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定期举办产销对接会,搭建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协作发展。常态化开展“医保医企面对面”活动,指导本地优势医药产品参加国家、自治区集采,扩大临床覆盖面。建立医疗机构与本地医药生产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采购效率。通过促进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产销的有效衔接,形成产业链流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和健康桂林建设提供坚强支持。
  会议倡议:要营造“桂林人爱用桂林药、桂林医生爱用桂林器械”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医药购销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桂林人在家门口用上家乡企业生产的优质药械产品,营造开放、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
  在会上,市医保局局长罗静传达了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国谈药品以及国家和省际联盟集采中选产品的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市财政局副局长文新祥、市卫健委副主任徐召霞分别就职能工作做主旨发言。我市14家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代表分别就企业产品开展了宣传推介。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江滨、广西柳药集团桂林公司总经理谢玉平分别就支持我市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做表态发言。
  本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参会企业的高度好评。广西一方天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嘉明说:“借助对接会这个平台,我们与医院加强了交流,未来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