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专题

04版:关注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教育

07版:教育

08版:时事

返回 2024年02月29日

医院儿科就诊量激增

儿科医生
缘何总“吃紧”?

桂林日报      2024年02月29日     
□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
  去年秋冬以来,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持续高发,多地医院儿科就诊量激增,让儿科诊疗资源匮乏尤其是医生紧缺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我市儿科医生配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患儿就诊高峰来临
各大医院全力应对

  近期,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为应对儿科就医高峰,我市各医院想方设法保障患儿就医需求。
  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目前,该医院儿科设有两个病区和儿童重症监护室,开放床位数有81张,于1月17日新拓展了一个非感染病区43张床位,总床位数达到了124张,在全市各医院中儿科床位数居首位,以积极应对当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增多的形势。此外,医院加强院内医疗资源统筹,采取从儿童保健科、内科等科室抽调具备资质的人员等方式,全力挖掘儿科诊疗服务潜力,努力增加儿科诊疗服务供给。
  在市中医医院,儿科的月门诊量已超过了1.6万人次,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加强药品、检验试剂、防护物品的储备和调度,确保临床诊治需求;在儿科导医台增加分诊护士人数,及时判断患儿病情,调整就诊顺序,答复家长的提问,安抚家长、患儿的情绪,帮助患儿量体温,让儿科门诊忙而不乱;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其他变动,医院还加强了内科医师的培训,增加医师后备力量。此外,该院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的优势,在治疗上注重中西医结合,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也缩短了疗程。
  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们火力全开,中午“连一连”,晚间“延一延”,用延长工作时间满足患儿的就诊需求。他们放弃休假随时待命,增加出诊班次,儿科急诊出诊人员也从原来的6人加派到8人,全力战高峰,保障儿科的救治工作。
  与此同时,市卫健委也及时发布桂林市开展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及相关就诊信息,方便儿童就医。

儿科医生增加了
为何还是看病难

  在当下的儿科就诊高峰期,人们又掀起了关于“儿科医生荒”的讨论。
  2023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其中指出,截至2022年末,我国儿科医生数达到22.6万人。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儿科医生数量为20.6万人。由此可见,一年时间儿科医生增加了2万名,“儿科医生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儿科医生为何长期紧缺?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祝丽霞告诉记者,要想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需要经历5年本科学习、3年住院医师培训以及5年病房培训的漫长时间;儿科也被称为“哑科”,因为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准确表述自己的病情,只会哭闹,需要儿科医生比其他科室医生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了解、诊断病情;再加上儿科医生承担的门诊人次也较其他医师多,工作时间长、节假日没有休息,家长的期望值高,易发生医患纠纷等,种种问题造成了当下儿科之困。“在以西医儿科为主角的当下,中医儿科医生更为稀缺。”祝丽霞补充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都想让自家孩子在第一时间得到医生的治疗,但个别家长因为候诊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便会产生急躁、不满的情绪。有时安排病情严重的患者优先就诊,对此不理解的家长还会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向。
  据悉,我市有8家三级甲等医院设有儿科门诊。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宾琼博士告诉记者,与区内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城区儿童看病还不算难,各大医院均有能力治疗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在基层,“儿科医生荒”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去过几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儿科医生人数很少,社区医院基本上是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医疗人才短缺,另外一个就是他们学习的途径和机会较少。”
  也正因为儿科医生区域数量分布的不均衡,让原本在基层就可以解决的诊疗服务,不得不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再加上人们普遍有“有病就要去大医院看”的观念,导致了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者众多的局面。
  宾琼表示,当前人们对儿童疾病的了解大多仅限于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但儿科并非“小儿科”,也像成人疾病一样涉及很多亚专业,目前科室就是要朝着诊治疑难危重症和罕见病的方向发力,让相关的患儿能留在本地治疗,免除异地奔波的辛苦。她告诉记者,患了恶性血液病这类重大疾病的患儿过去常需要转诊到大城市。“异地就医成本高,大病确诊及治疗时间长,给患儿家长带来身心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韦柳霞也表示,近年来,儿科亚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该医院已对儿科开展亚专科精细化管理,设有心血管内分泌专业组,消化专业组,呼吸及重症专业组,肾内、风湿免疫专业组,神经专业组及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神经专科门诊。医院也正向发展儿科高精尖技术的目标努力,引进了多名儿内科和小儿外科等优秀学科带头人,但全市还是缺乏小儿心胸外科等方面相应的人才,必须从人才方面入手,才能突破发展上的瓶颈。

多措并举齐发力
守护患儿平安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儿科工作难度高、强度大,我市医院的儿科医生基本没有流失,他们怀着医者仁心,坚守在儿科临床一线。“看到孩子们恢复健康,我们就会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祝丽霞的话道出了广大儿科医生的心声。
  留住儿科医疗人才,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是关键。记者走访的数家医院都非常重视提高儿科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确保他们的薪酬水平不低于本院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并在薪酬分配、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儿科医务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医院大力支持儿科医生外出进修、培训、学习,我们所有的主治、副主任医师均在湘雅医院、上海儿童医院、瑞康医院等进修过,2023年外出参加学习班10余次,让我们的儿科医生能获得很好的机会紧跟当今医疗发展的步伐,提高专业水平。”祝丽霞说道。
  宾琼也提到,相较于其他专业,桂医附院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儿科医生提供了更多补助,支持他们在儿科的亚专业和辅助科室轮转,提升在儿科诊疗方面的综合技能,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
  2023年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诊疗服务提出了多项要求: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向儿童开放,不得拒诊;加强综合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完成儿科专病诊治工作的培训,至少2名护士完成儿科治疗的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科和应对冬春季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
  对此,我市医疗机构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目前儿科人力资源不足主要在基层,儿童就近就医的需求比较大。”韦柳霞介绍,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加大对儿科医生的培养,市妇幼保健院已建立了上下联动服务的妇幼医联体、儿科专科联盟单位25家,2023年派出15名来自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小儿外科的医师驻扎蹲点县乡基层医疗机构,为包括桂林市及周边、贺州市等地的医联体单位提供为期2个月到1年的帮扶和业务指导,他们在临床业务、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技术创新和推广等方面为基层儿科建设带来极大的帮助。
  去年11月,国家基础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柳州基地桂林中心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揭牌,该项目是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各区域医疗中心及区域儿童医院共同打造,将加强我市儿科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为广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提供获得更多新理论、新技术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桂林地区基层儿科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为全市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无疑将进一步有助于改善儿童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意见提出,要从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依托医联体优化儿童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儿童服务网络建设三方面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好1所高水平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根据需要建设1所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原则上设置儿科院区,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支持省级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儿科病房,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儿科门诊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应普遍开设儿科门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的作用,持续推动中医儿科建设。
  意见明确,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聚焦儿童重大疾病,以专科发展带动儿科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提升;依托省级、市级和县级医院以及妇幼保健机构推进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完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在学生假期和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有效统筹儿科及相关科室医疗资源,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力量,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医疗需求。
  意见对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根据需求和教学资源情况,合理确定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儿童保健、儿童营养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以师承方式培养中医儿科人才;扩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加强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围绕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规范化诊疗、儿科疑难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转诊、儿童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等方面,开展儿科、全科等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开展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队伍建设。
  根据意见,到2025年,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