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专版

06版:县区新闻

07版:史读桂林

08版:理论

返回 2023年12月19日

音乐人小苹果:

这一年我们为桂林写歌

桂林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小苹果和他的音乐小伙伴在一起。左起为主唱李直、作词周子喻、作曲小苹果、摄像颜思林。(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苏展
  如果把“麻直麻直走,你莫拐弯”这样接地气的桂林俚语当作歌词,制作成歌曲和视频发布到网上,会引发什么样的效果?桂林音乐人小苹果(本名颜宾,艺名“小苹果”)和他的伙伴们在2023年就做了一系列这样的尝试。
  今年8月,一首桂林话歌曲《麻直走,莫拐弯》火遍了桂林人的朋友圈,截至目前,歌曲视频播放量已累积达到200多万次。该作品由主唱李直、作词人周子喻、作曲人小苹果以及摄像师颜思林共同完成。
  作为这首歌的作曲以及演唱人之一的小苹果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创作这首歌曲的初衷时,他表示这个团队都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喝着漓江水长大。“大家做音乐都已经做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就想为桂林老百姓留下一点东西。”
  小苹果的音乐生涯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摇滚乐最繁荣的十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摇滚乐队。1997年,一支名为“焦点”的乐队在桂林成立,成员中就有小苹果和李直。“焦点”乐队是广西第一支出版唱片的乐队,凭借一首原创民族摇滚乐曲《尖尖谣》从南宁走向国际大舞台——不仅登上了2006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登上了CCTV与KBS合办的“中韩歌友会”。
  后来摇滚乐热度散去,“焦点”乐队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小苹果和他的音乐伙伴们依然活跃在广西音乐圈。对于小苹果和他的音乐伙伴们来说,做音乐这么多年,“阳春白雪”的东西已经写得太多,在自己快要退休的年纪,他们想尝试回归一次,做回“下里巴人”。
  小苹果告诉记者,他们给这一次的项目命名为“桂林方言歌谣”,在创作第一首歌之前,专门开了一个“研讨会”。面对这一次的创作,他们决定一改过去“节庆”“大会”“晚会”式的创作习惯,而是从桂林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出发,回归到草根生活中去。
  那么究竟要“回归”到什么程度呢?“经过整整3天的讨论,最后我们决定回归到‘麻直麻直走,你莫拐弯’的程度。”小苹果表示,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口语化的作品太过于通俗,但他们觉得那些歌颂桂林山水之美的“高大上”作品已经太多人去写了,桂林的美全世界都知道,无需再去重复强调。而除了美景之外,烟火气也是桂林人生活的一部分。
  小苹果说,他想创作方言歌曲,除了回馈家乡百姓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桂林方言。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面对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方言正在慢慢消失,如今很多桂林年轻人和小孩都说不好甚至不说桂林话了。小苹果想以方言创作的歌曲唤起年轻人对家乡方言的兴趣。“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来说,方言很重要。你想象一下如果将来桂林话没有了,那么以桂林方言为基础的桂剧、彩调、山歌这些都将不复存在。”作为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小苹果对此感到很担忧。
  《麻直走,莫拐弯》发布后,小苹果的担忧得到了缓解。作品在网上迅速蹿红,热度直线飙升,在桂林人的朋友圈更是刷屏的存在。朗朗上口的旋律配上桂林人熟悉的语言,歌词内容刻画了桂林人为游客指路的场景,将桂林著名的象鼻山、七星岩、伏波山、叠彩山、芦笛岩等景点一一串联,最终表达“来到桂林你就‘麻直走,莫拐弯’,哪里都是绝美的风景”的中心思想。
  歌曲的受欢迎程度让小苹果感到有些意外,之后的几个月内,他和伙伴们又相继发布了桂林方言歌谣《米粉油茶》《訾洲滩》《老张子》《老子讲》《板鸭天上飞》,歌曲内容都是“老桂林”们熟悉的各种生活场景,每一首歌推出后都引发了桂林人的共鸣与广泛讨论。“原本并没有计划推出这么多首歌曲,我们只是觉得什么好玩就写什么。大家的关注和鼓励给予了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
  2023年就要过去,这一年,小苹果和他的伙伴们为桂林老百姓和自己留下了6首桂林方言歌谣。下一首桂林方言歌谣要写什么?什么时候出?小苹果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来年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一切都是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对家乡桂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