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读图

04版:乡村奋斗者

05版:综合新闻

06版:杭州亚运会特别报道

07版:大家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10月09日

智齿何时“断舍离”

桂林日报      2023年10月09日     
□唐春玲(桂林市口腔医院)
  智齿是什么?大多数人对智齿并不了解。智齿又被称为智慧齿,一般有上下左右4颗,并因个体差异而数量不同。智齿是长在口腔最里面的位置,与喉咙最为靠近的牙,也就是从门牙数的第8颗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第三颗磨牙。通常情况下,在16岁之后就会相继长出智齿,智齿因其生长方向、位置不当,容易引起食物嵌塞,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刷牙很难将智齿清洁干净,进而导致口腔疾患,如邻牙龋坏、牙列不齐、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因此,智齿应及时“断舍离”。那么智齿“断舍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阶段?

  智齿拔除选择
  大部分人智齿的萌出时间为16-25岁,但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少数人的智齿萌出于中年,甚至有些人一生未萌出智齿,而且智齿并不一定全部萌出,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智齿到底是留还是拔呢?第一,对有症状和病变或可能引起邻近组织产生症状和病变的智齿均可拔除。如智齿已经萌出或者有部分牙冠萌出位置不正,缺少对颌牙齿,其缺失咀嚼能力,频繁咬伤颊黏膜,出现创伤性溃疡,智齿周围反复发炎、肿胀、疼痛、化脓,此时智齿需要拔除。智齿与邻牙嵌塞食物,导致邻牙发生龋坏,智齿压迫邻牙引起邻牙疼痛或牙周组织破坏及牙根吸收的,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向前挤压导致前牙牙列不齐,智齿导致的牙源性囊肿或肿瘤,以上智齿需尽早拔除,以免影响口腔健康。第二,如果智齿已经萌出且方向、位置正常,和对颌牙咬合关系良好,无疼痛和发炎症状,同时并未引起邻牙龋坏,该类智齿可以保留。第三,智齿在萌出过程中存在炎症和疼痛症状,在接受龈瓣切除或者完全萌出之后未出现炎症或者疼痛症状且方向位置良好,则该类智齿可以保留。第四,针对埋伏较深的智齿,经CT检查显示牙根对下牙槽神经造成压迫或者离牙槽神经比较近的,如果将其拔除可能会导致下牙槽神经受到损伤,造成患者出现下唇麻木等并发症,该类智齿可以暂时保留,在未出现肿胀或者疼痛症状时可不处理。

  智齿拔除最佳时机
  因智齿的位置较为特殊,在萌出过程中极易导致疼痛和炎症症状的出现,同时也会损害到邻牙和周围组织。目前,临床建议对于存在危害口腔健康的智齿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口腔健康。然而有些智齿埋伏阻生,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紧贴或者造成压迫,如果将其拔除存在较大难度及创伤和较高风险,之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口腔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那么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临床分析发现,18-20岁是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第一,18到20岁智齿刚开始萌出时,智齿对邻牙还未产生各种危害,这个时候拔智齿比较简单,反应轻,并发症也比较少。第二,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智齿也应及早拔出,以免影响牙齿的排列。第三,智齿萌出早期,由于牙根还未形成而较短,将其拔除时牙根的阻力相对较小,并不会对神经及邻牙造成损伤,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除此之外,在20岁左右将智齿拔除,患者年轻、身体状态良好,拔牙术后反应小,而且恢复速度较快,有利于伤口愈合。第四,如果智齿萌出很长时间后,牙根已经形成,部分智齿会对下牙槽神经产生压迫,将其拔除之后会对神经造成损伤。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智齿在生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复杂变化,将其拔除就存在很大困难。倘若在智齿拔出的过程中发生断根,将其取出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创伤也较大。如果年龄较大,其体质相对较差,常合并多种疾病,拔除智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由此可见,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智齿,应尽量在智齿萌出早期阶段将其拔除。
  大多数人在智齿刚萌出时都会出现局部炎症和颞颌关节炎等症状,而且咬合关系较差,所以,临床建议对有症状和病变或可能引起邻近组织产生症状和病变的智齿,应及时到正规的口腔科进行相关检查后尽早拔除,以保持我们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