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口腔卫生保健,从清洁开始
□于珍子(桂林市口腔医院)
桂林日报
2023年09月29日
口腔卫生与我们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口腔疾病会降低咀嚼功能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会引起口腔异味、牙龈出血。口腔的健康还与全身性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相关联。家庭中自我的口腔卫生维护是最基本预防口腔疾病的措施,自我口腔卫生维护分别有漱口、刷牙、牙间隙的清洁。
漱口
漱口是最常用的清洁口腔方法,饭后漱口能清除口内易被含漱力冲落的食物碎屑。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可选用含不同药物成分的漱口液漱口。应注意使用漱口液不能代替刷牙对菌斑的机械性清除作用,只能作为刷牙以外的日常口腔护理辅助手段。
含有氟化物的漱口水有一定的防龋作用,适合于低氟区及适氟区,是预防学校儿童龋病的口腔公共卫生措施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用完含氟化物的漱口液后口内滞留或吞咽量很少,5岁以下儿童的吞咽功能尚未健全,不推荐。含有药物的漱口液如有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有抑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
刷牙
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碎渣、软垢和去除牙面上的菌斑,可以减少口腔环境中的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刷牙适用于所有人群,因而具有普遍的公共卫生意义。
刷牙方法:
1.水平颤动拂刷法又称巴氏刷牙法,是一种有效清除牙菌斑的刷牙方法。
(1)先刷牙齿外表面:将牙刷头与牙齿表面成45°角,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轻刷、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确保每个牙齿的表面都被刷到,再用同样的方法刷牙齿内表面。
(2)再刷牙齿咬合面:将牙刷毛与咬合面垂直,力度适中来回刷。
(3)后轻刷舌头表面:由内向外轻轻刷去舌苔上的食物残渣。
2.圆弧刷牙法,又称Fones刷牙法,这种方法简单容易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
刷牙要领:在上下牙轻咬合、闭口状态下,牙刷进入颊间隙,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和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刷前牙区时,上下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临床研究显示,人们在刷牙的初始两分钟内,牙菌斑去除量超过80%,所以,普通人群建议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早起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天至少刷牙两次。
牙间隙清洁
牙与牙之间的间隙称为牙间隙,该区牙刷常难以刷到,牙列不齐者,该区更不易清洁到,故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来清洁牙间隙。
1.牙签。在牙龈乳头退缩或牙周治疗后牙间隙增大时,可用牙签来清洁牙的邻面和根分叉区。常用的有木质牙签和塑料牙签。
注意使用牙签时勿将牙签压入健康的牙龈乳头区,以免形成人为的牙间隙;使用时动作要轻,以防损伤龈乳头或刺伤龈沟底。
2.牙线。市场上牙线常用聚乙烯纤维、尼龙材料制成。有含蜡或不含蜡牙线,含蜡牙线一般用来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不易去净菌斑。不含蜡牙线上有细小纤维与牙面接触,有利于去除牙菌斑。牙线的使用方法是:
(1)取一段30-40cm长的牙线,将其两端各绕在左、右手的食指上,两食指中间段空出一段约2mm用来剔牙。
(2)用拇指和食指拉紧牙线,然后在牙齿之间来回轻轻拉动,牙线通过接触点时,手指轻轻加力,使牙线到达接触点以下的牙面并进入龈沟底以清洁龈沟区。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如果接触点较紧不易通过,可牵动牙线在接触点以上做水平向拉锯式动作,以逐渐通过接触点。
(3)将牙线紧贴牙颈部牙面并包绕牙面,使牙线与牙面接触面积较大,然后上下牵动,刮除邻面菌斑及软垢。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
如果手指持线不便,可用清洁牙邻面带持线柄的牙线(牙线棒)。
3.牙间隙刷。牙间隙刷适用于牙龈退缩处邻间区和暴露的根分叉区。牙间隙刷分刷毛和持柄两部分,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的刷毛部直径不同,可根据牙间隙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原则上选号宜小不宜大,根据最小通过直径即牙间隙大小选择牙间隙刷,使用牙间隙刷应避免刺伤牙龈。
清洁牙齿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也是民众最容易获取的方式,增强全民的口腔卫生健康意识,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