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视觉

05版:时事

06版:时事

07版:视点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3年08月08日

核聚变进入可行时代!中国点火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桂林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在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中,激光能量在空腔内转换成x射线,然后x射线压缩燃料靶丸,进行内爆并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    (资料图片)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靶室。   (资料图片)

  ▼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托卡马克装置EAST已实现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    (资料图片)
  2022年12月13日23点,美国能源部向外界正式宣告,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2022年12月5日在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一个实验发次中,历史性实现了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这个实验在人类能源史上竖起了一块里程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以来,这是人类首次实现“输出超过输入”的能量,核聚变这种人类迄今所知的终极清洁能源,终于从“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行”的实践。
  在这次实验中,输入激光总能量为2.05兆焦(MJ),所获得的氘氚聚变能量输出为3.15MJ,能量增益达到1.5倍。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获得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控核聚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磁约束核聚变,就是俗称“人造太阳”的托卡马克装置,迄今公认的聚变能量增益值纪录为0.67,尚未冲破1的平衡点;二是激光聚变点火,即使用高功率激光触发核聚变。
  过去,由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激光所用的能量往往高于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最多也只是打平——这就让整个系统如同一个效益不佳的工厂,压根无法可持续运营。
  全球聚变竞争将迅速加剧
  有专业人士认为,未来几十年,该领域势必成为世界各国的竞争焦点,而聚变商用堆则会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聚变领域有个“还有50年”的老笑话,指的是实现聚变能似乎总是遥遥无期。而如今,这个笑话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从各国政府到商业领域的热切追捧。
  美国政府在去年11月发布的白宫报告《美国创新实现2050年气候目标》中,将聚变能源列为五个首要任务之一,并将聚变 能源列为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美国能源部也已明确地鼓励私人公司和研究机构参与聚变研究,并将全力推进聚变能源的商业化。
  在核聚变的另一路线——磁约束核聚变领域,日本已在今年正式运行了新一代热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该装置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英国也将投入3亿美元,在2024年完成球形托卡马克STEP设计,并计划于2040年完成建设运行。而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托卡马克装置EAST今年年初已实现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科学家还刚实现了激光聚变的第一步,聚变能真正要达到商用阶段,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中国“点火”预期未来五年实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就开始了我国激光装置的开拓,并对激光聚变点火装置进行布局。在“究竟能不能做成”的质疑中摸爬滚打多年,目前我国的激光聚变装置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点火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有关专家透露,目前国内的激光器规模比美国的小,“我们会在三至五年内达到美国点火装置的规模,届时就能开展大规模实验冲击点火,很可能未来三五年就可实现目标”。
  我国激光聚变领域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认为,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成功给整个聚变领域树立起了信心。“接下来,降低点火的门槛,提高能量增益效率,会成为攻关的重点。”他提到,中国的科学家已经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方案。
  目前,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使用的点火方案是间接点火,而中国激光聚变装置则采用直接点火。有关专家透露,中国科学院已于2020年成立先导专项,由中科院院士张杰领衔,攻关更加高效的点火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快点火”,理论上可以使聚变点火所需的能量下降十倍。范滇元认为,虽然核聚变净能量增益的“0到1”被美国科学家拔得头筹,但将增益率提升到10、100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一定会有所建树。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