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背知多少
桂林日报
2023年07月28日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朱静怡
最近,互联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网传通过晒背可达到祛寒湿、减肥等目的,这到底有没有效果呢?为此记者采访到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副主任秦基倡进行解答。
“三伏天晒背属中医天灸的范畴,通过在阳光下照射背部,以求达到祛湿、补充阳气的效果,还有一定的补肾和促进钙质吸收作用,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秦主任表示,人体背上有非常多的穴位,也是人体督脉循行的部位。在夏季,利用太阳的热量来作用于人体督脉及背部穴位,可以达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那么三伏天该如何正确晒背呢?秦主任表示,三伏天晒背需严格掌握尺度,若操作不适当,极容易导致中暑。首先,每一伏的10天中,选择3-4天晒背即可。晒背时,室外的温度应该在35℃以下,一般在26-32℃之间较为合适,时间以9-10点之间为宜,晒背时间以一刻钟较为合适,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其次,晒背在充分暴露背部的同时,注意其他部位的遮阳和保护,避免被紫外线灼伤皮肤。同时,还需避免在有风的环境里晒背,因为身体受热,会导致毛孔张开,容易感冒;最后,晒完背后需要注意休息,并适当补充水分,且避免饮用凉水、冰水,以及进食寒性、凉性的水果等。
秦主任特别提醒,以下四类人群不建议三伏天晒背:一是对紫外线过敏人群;二是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诸如平时经常出现少气、乏力、口渴等症状的;三是有基础病的人群,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四是孕妇和幼儿。
为避免出现意外,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