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05版:关 注

06版:教育周刊

07版:教育周刊

08版:公益广告

下一版 2023年06月01日

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
  习近平指出,沁在信中讲述的亲身经历是中孟友好的生动写照。中国和孟加拉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拥有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宝船”两度到访孟加拉,在两国人民中间播撒下友谊的种子。600多年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怀仁远航,中国女军医在吉大港帮助沁的母亲渡过险境、顺利生产,沁的父亲用孟语“中国”为其取名,谱写了中孟友好新的感人篇章。
  习近平强调,得知沁立志长大后做中孟友谊的使者,未来希望到中国学医,像“中国妈妈”那样救死扶伤,感到十分高兴。希望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回馈家庭、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祝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学习进步。
  阿里法·沁2010年出生时,其母因患严重心脏病遭遇难产,一度生命垂危。当时正在孟加拉国吉大港访问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到求助,派出军医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医院,顶着巨大压力进行剖腹产手术,最终母女平安。为表感激,她的父亲为其起名“沁”(Chin),孟语意思为“中国”。
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蔡奇丁薛祥陪同考察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1日上午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陪同考察。
  北京育英学校1948年创办于河北西柏坡,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育英小学校”。75年来,学校在老一辈革命家关心关怀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学制创新,开展特色办学,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来到学校,首先走进校史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建设发展和近年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双减”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要引导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高认识,推动落实好“双减”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育英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每一位育英学校的学生牢记学校的光荣历史,铭记党的关怀,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
  习近平步行察看校园环境。篮球场上学生们正在打篮球、跳绳,上体育课。习近平指出,提高人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黄金期。这个阶段,长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随后,习近平来到学生农场。这里是学生开展农业种植活动的实践场所,阳光下、田垄上,一排排绿油油的菜苗生机勃勃。孩子们拿着水桶、铲子、耙子、毛笔,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习近平强调,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现在一些城里的孩子接触农村、接触大自然少,不光“四体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对吃的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更体会不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对同学们说,认识大自然,首先要从认识身边的植物开始。同学们栽培的各种植物,虽然书本上都有介绍,但大家亲手种、亲自培育、跟踪观察,收获肯定是不一样的。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学校思聪楼二层科学教室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习近平走进教室,师生们告诉总书记,他们正在运用所学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斜面运动等知识,用积木动手设计搭建过山车模型进行验证。习近平指出,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习近平随后来到五年级教师办公室,看望正在研讨备课的老师们,询问课后服务课程结构设置等情况。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把自己好的东西坚持好,把国外好的东西借鉴好,与时俱进、开放发展,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眼界、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观念,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的国之栋梁。习近平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在学校小广场上,师生们热情欢送总书记。习近平祝愿孩子们茁壮成长、健康成才,并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他说,今天我专程来北京育英学校看望大家,和小朋友们共庆“六一”儿童节。看到同学们天真活泼、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到非常高兴。党中央始终关心关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努力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环境。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各族儿童一定会越来越幸福,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方面要切实做好与儿童事业发展有关的各项工作,关心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让所有孩子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都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
  习近平对同学们说,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努力奋斗,未来要靠你们去接续奋斗。
  习近平祝愿广大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愿广大教师在神圣的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
  尹力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北京市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放眼新时代,亿万中华儿女吸吮着悠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激扬深厚蓬勃的中国力量,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
  高瞻远瞩,指引中华文化前进方向
  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成为人们参观的必到之处。
  展厅内,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中国奋斗发展的辉煌成就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长卷。
  2012年11月,正是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抚今追昔,饱含深情提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0年后,在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的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阐释“中国梦”的历史脉络,强调“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望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如何赓续千年文脉,弘扬中华文明,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转第二版)
周家斌“六一”前夕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勉励全市少年儿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来到桂林市复兴小学、桂林新区机关国惠幼儿园看望慰问少年儿童,代表市四家班子向全市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福,勉励全市少年儿童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桂林市复兴小学是全市目前唯一一所市直属全日制公办小学,有教学班34个1589名学生。学校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周家斌一行来到校园,详细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来到孩子们身边,观看学生正在进行的音乐排练、攀岩训练等活动。周家斌对孩子们的精彩演出表示赞许,为孩子们送上篮球、足球等文体用品,并祝福他们节日快乐,勉励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桂林新区机关国惠幼儿园是桂林市示范园,目前有9个班260余名幼儿。美丽的校园里充满了快乐活泼的气息,孩子们在开心地做游戏或画画。“伯伯阿姨们好!”周家斌一行的到来受到小朋友的热烈欢迎,孩子们请伯伯阿姨们品尝自己手工制作的食品。周家斌观摩教学,体验童趣,兴致勃勃地聆听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话语,深情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周家斌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布局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幼儿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建强教师队伍,加大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校长队伍和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切实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发扬园丁精神,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当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培养更多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建设桂林的栋梁之才。
  市领导韩学文、唐修璇、赵奇玲、文建中,以及市教育局、妇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何辛幸到桂林学院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授课   本报讯(记者孙敏)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安排,5月31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何辛幸来到桂林学院,为桂林学院师生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师生们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面对面交流。市政协主席陈丽华参加座谈,副主席陆智成参加活动。
  在授课中,何辛幸结合工作实际,从“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伟大变革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和制度功效落到实处”“牢记领袖嘱托激发奋进动力,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青年力量”等三个方面与桂林学院师生们深入交流。
  何辛幸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桂林学院坐落于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办学20多年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至善”办学理念和“向学、向善,自律、自强”校训精神,主动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加强学科专业资源整合优化,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全面激发办学活力,朝着“校城双向赋能新典范的城市大学”目标大步迈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桂林学院的广大青年学生要珍惜大好时光,抓住宝贵机遇,刻苦学习、志存高远,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书写人生美好篇章。
  桂林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唐文红,桂林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邓志平,桂林学院副校长何玲参加活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都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党的二十大更加清晰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并不断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上接第一版)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定位,坚定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河南安阳殷墟;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带着这种深厚的“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历史自信和战略清醒,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洞悉文化的重要作用,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通过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质和独特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标定了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揭示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开辟守正创新、固本开新的文化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何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如何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融汇古今,联通中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光大中华文化,营造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继往开来的大格局大气象。
  文明的长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涛澎湃激荡。
  2021年仲春,福建武夷山,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九曲溪畔的朱熹园。
  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孔子故里,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表示“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岳麓书院,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指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三苏祠中,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身体力行,无不彰显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思考,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深邃思想的源头活水。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在2022年10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只有植根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两个结合”的提出,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之“根”,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历史根基、文化根基,不断赋予其崭新的生命活力。
  思想之意义,正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资政治国,将中华文化的智慧融会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展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胸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蕴含“自强日新”“道法自然”的智慧;统筹发展与安全,彰显“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同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无愧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培根铸魂,为民族复兴凝聚起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强国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引领?
  复兴的征途,需要什么样的价值铸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014年2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正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述和集中体现,维系着当代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这一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一起座谈。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释。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微言大义,无不渗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吸收和运用:
  “富强、民主”联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质朴理想;
  “爱国、敬业”汲取“丹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
  “诚信、友善”传承“仁义礼智信”的古代智慧;
  ……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阐述,让在场的青年学子深受鼓舞。
  源头活水,润泽千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陕西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
  在传承中实践,在升华中弘扬。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印发,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人民生活方方面面,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
  固本开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北京中轴线,恢弘大气,贯通南北,正是连通古今的“文化之脊”——
  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工”字形建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观如“凌空藏宝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硕大篆书“史”字悬于其上的中国历史研究院,三座北京文化新地标比邻左右、呈鼎足之势。
  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坐落于此,中华文化种子基因“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时代国家文化殿堂相继落成,成为展现大国风采的崭新标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力的话语直抵人心,穿越时空,启迪未来。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在这里,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的崇高使命感,身体力行探寻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
  2021年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沸腾了。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言者恳挚,听者动容。
  习近平总书记同这片古老街巷之间,有着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守护情缘。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一拆了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立刻叫停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从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考验的是历史远见。
  重视良渚遗址保护,“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断;
  来到甘肃嘉峪关关城,“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在陕西秦岭,“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生态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评价;
  关心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强调“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彰显着始终如一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胡同、四合院,作为典型的文化符号见证着北京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玉河旁的雨儿胡同,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总书记说:“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
  老城要发展,居民生活亟待改善。如何既满足老街坊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保留城市文化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邃思考。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走进北京胡同,来到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总书记的文化情怀,隽永绵长。
  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理念要求,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图景变为现实。
  今天,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与浓浓乡情,八廓街见证西藏翻天覆地历史巨变,“世遗之城”泉州讲述包容与开放的动人故事……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指引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蓬勃生机活力。
  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到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彰显时代精神、升腾中国气象。
  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新局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到博物馆文创频上热搜、民俗文化游不断升温,国宝、文物、非遗走进国人生活,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全社会提供丰沛历史文化滋养。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汇澎湃,文明古国阔步迈向文化强国。
  2014年10月15日,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时隔72年再次召开。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价值航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使文艺创作不仅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有文化传统血脉。中国文艺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人世间》、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作品层出不穷,唱响时代主旋律。
  舞剧《大梦敦煌》、昆剧《临川四梦》、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蕴含中华文化气度风范的作品不断涌现,提振民族精气神。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要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挂在心。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来到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他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推动下,“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正铺展开来。
  文化惠民工程暖民心,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文化馆3503个,博物馆6565家。到目前为止,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90%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演艺、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历史文化类景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2021年的4111个,人们在旅游中感悟文化味道、增强文化自信。
  数字化赋能,演绎文化生活新精彩。2022年全年我国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云阅读”“云视听”“云赏乐”“云旅游”“云演出”……“数字+文化”带来新体验、催生新业态。
  放眼神州,新时代的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派“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的博大气象。
  胸怀天下,铺就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
  灞河之滨、长安塔下,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百花齐放,礼乐和鸣,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千载流泽生生不息,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这一植根于历史厚土的中国智慧,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也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共同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
  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怀抱吸纳不同文明的广博视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在莫斯科向世界阐发了“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一年后,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举办,不仅覆盖亚洲所有国家,还向世界各大洲开放。
  “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1000多名与会代表发表的成果文件,彰显各方对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文明观的广泛共识。
  2019年11月,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雅典卫城博物馆,“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吸引了他的目光。
  “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陪同参观的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点头表示赞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和谐万邦’的理念。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这种文化基因,也没有这种野心。”习近平总书记说。
  谈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当年出席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帕夫洛普洛斯由衷感慨,“这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
  栩栩如生的彩塑,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依然焕发着令人神往的传奇之美,见证着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掷地有声的话语,向世人传递出宏阔高远的文明观。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是理念,更是行动。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
  在墨西哥漫步于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领略古老文明间的奇妙“相遇”;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以茶和酒作喻阐述东西方文明异同;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忆及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在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在斐济穿上“布拉衫”,倾听原住民的祝福歌谣;在沙特阿拉伯“四方宫”,与当地群众共同起舞……
  一场场“文化外交”,展现出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赏。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为建设美好世界注入深厚持久的力量。
  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渴望读懂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多次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观察。
  历史定格下这一意味深长的瞬间——
  2023年4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千年古琴奏响《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强调“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马克龙说。
  深厚的文明底蕴,积淀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智慧,涵养了“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绘就古老大国走向复兴的雄浑底色,也照亮人类文明的未来。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不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世界瞩目。翻开书页,镌刻在五千多年华夏文明基因里的天下情怀,在新时代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
  今年初,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多个阿拉伯国家陆续播出,中国人民战贫脱贫的顽强意志和生存智慧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广泛共鸣。
  从影视作品和经典著作互播互译到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到共赴星辰大海的发展合作,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与智慧,正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深刻启迪。
  “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迈向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赋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中华文化蕴含的“天下观”崭新内涵,为时代发展提供正确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
  顺大势,担大义,行大道,谋大同。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共绘人类文明壮丽画卷!
  (记者张旭东、林晖、周玮、史竞男、王鹏、徐壮)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市领导带队进校园慰问少年儿童   本报讯(记者陈娟)5月30日下午,副市长郑平带队走进校园,看望慰问少年儿童及教师,赠送节日礼物,祝福“祖国的花朵”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郑平一行先后来到榕湖小学和西南中心校,分别在学生代表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校园建设,详细了解学校办学、少先队建设、学生学习以及校园安全、防溺水等工作情况,并与部分学生互动交流。“祝大家节日快乐!”慰问组一行向少年儿童致以节日问候,接受少先队员代表敬献红领巾,并向他们赠送了篮球、玩具等节日礼物。希望各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办学标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市体育局到联系村开展“六一”慰问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欧阳美才)5月30日,市体育局到灌阳县灌阳镇仁义村,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慰问暨体教融合调研活动,与广西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桂林分中心、桂林市篮球协会共向仁义村小学捐赠篮球、排球、书包、衣服等文体用品,总价值20000元,让学校师生更好地学习、运动和生活。同时,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体操学校还与灌阳镇仁义村小学签订了《体教融合共建联办协议书》,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共同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
临桂区政协到江洲小学开展慰问活动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蒙宣蓉)日前,临桂区政协主要负责人带领慰问组,来到茶洞镇江洲小学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江洲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作为山区学校,留守儿童多,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一直是学校教师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学校结合茶洞镇历来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于2020年开始着手创建篮球特色学校,并于2022年11月成功通过临桂区级验收,成为该城区第一批特色学校之一。
  在活动中,慰问组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向教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赠送了一批慰问品和慰问金。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六一”慰问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于长乐)5月30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携手阳朔县市场监管局、广西一方天江制药、中铁十局阳朔项目部、广西建衡公司等单位和爱心企业,到阳朔县高田镇下山希望小学开展“六一”慰问活动,给孩子们送去书包、牛奶、电脑、饮水机、蛋糕等文体生活用品、食品和节日祝福,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图片新闻   ▲5月30日,由市政协、市总工会、象山区政协携手南溪山医院联合开展的“为职工办实事 送医送健康进基层”第73场暨桂林市政协委员在行动——“送温暖、办实事、助发展”第48站走进将军桥小学。来自南溪山医院的两名医学专家以健康专题讲座的方式,为该校师生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 李先帅 摄
多彩活动庆“六一”
辰山小学举行“庆六一 诵华章”朗诵比赛   本报讯(记者孙敏)5月31日,辰山小学在校园举办了“庆六一 诵华章”朗诵比赛。本次朗诵比赛以“青春心向党 中华少年强”为主题,孩子们认真准备,带来了《我的少年中国梦》、《彩色的中国》、《中华少年郎》、《诗意中国》等一系列精彩的朗诵节目,展现了孩子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少年追光逐梦、不负韶华的追求。
公告   2023年2月8日,我局对桂林市瓦窑西路10号彩票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侦查工作中,扣押闭*峰持有的涉嫌犯罪所得收益人民币1665592.8元,现对以上涉案款项进行公告。以上扣押款如涉及公民的合法个人权益,请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半年内向我局提出权益主张,期间若无人主张权益,即将该款项上缴国库。
  联系电话:18878302095
  特此公告
  桂林市公安局象山分局  
    2023年6月1日   
展技能风采 彰显工匠精神
桂林技师学院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精彩回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桂林技师学院近期开展校内外技能展示和技能服务活动,积极宣传职业教育政策与成果。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5月15日上午,桂林技师学院举行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动员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良优作动员讲话,介绍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目的和内容、学院办学成果,鼓励广大师生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政策宣传,学好技能服务社会,实现技能成才梦想。全校3000名师生参加活动。
  二、参加广西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5月18日,桂林技师学院赴梧州职业学院参加广西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学院院长助理张帆、教学科研科副科长石川等9名师生赴梧州职业学院参加启动仪式、主题展示活动。学院以“校企合作促发展、产教融合育人才”为主题设计展板,并精心选择数控、机电一体化、幼儿教育、烹饪、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学生的作品、校办企业——上海大众汽车特约维修站模型展车参展。此外还展出广西技术能手黄思淋老师的雕刻作品、广西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金牌选手朱贞贞同学的美甲作品、动画专业学生动漫(版权)周边设计作品等。
  三、参加桂林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5月28日,桂林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临桂区时代枫林广场举行,学院院长助理张帆、团委书记彭苏等46名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舞台展演、办学成果展示等活动。学院展位展板图文介绍学院办学历程、教学和生活条件、校办企业等,展出数控、幼儿教育、烹饪、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学生作品。
  四、开放校园,参观体验
  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院开放专业实训室、“技工教育发展历程”和“桂林山水旅游”文化长廊,在校内设置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展板、海报等,供参观体验。桂林36所初中的600名学生到校参加职业渗透教育活动,500多名小学生到校参观,了解和体验职业教育。
  五、走进社区,技能服务
  5月22日和24日,学院教学科研科、团委组织师生分别到桂林市七星区东晖国际公馆、彰泰春天居民区开展活动,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用电器,展示调饮茶制作技能,服务社区居民。
  六、加强宣传,线上逛校园
  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职业教育活动周情况,邀请新闻单位报道活动情况,向八桂职教网等媒体投递新闻稿。利用优酷等网络视频平台,发布“线上逛校园”等职教活动周宣传视频。
  七、“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围绕“技能: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突出招生宣传、开放展示、校企合作、为民服务、德技并重等。共开展职业教育宣讲活动12场、职业技能展示和体验4场、便民服务2次,参与学生5100人次、教师176人次,开放实训室48间次,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通过微信、微博等宣传、转发1600多次。
  (张帆/文 桂林技师学院供图)
灵川县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灵自然告字〔2023〕5号   经灵川县人民政府批准,灵川县自然资源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2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一)土地位置:灵川镇民治村委木匠户村民小组、灵川县看守所西北侧;土地面积7213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小于0.8且不大于2.0;建筑系数:不小于40%;绿地率:不小于10%且不大于20%;建筑控制高度:不大于24米;其他规划条件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出让年限:工业用地50年;挂牌起始价:人民币278万元;竞买保证金:人民币139万元;增价幅度:人民币5万元;竞买申请人应提交不低于人民币278万元的资信证明。
  (二)土地位置: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长丰路以北、富兴路延长线以西D10#B地块;土地面积9898.29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小于1.0且不大于2.5;建筑系数:不小于40%;绿地率:不小于10%且不大于20%;建筑控制高度:不大于26米;其他规划条件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出让年限:工业用地50年;挂牌起始价:人民币446万元;竞买保证金:人民币223万元;增价幅度:人民币5万元;竞买申请人应提交不低于人民币446万元的资信证明。
  二、竞买人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均可申请参加,本次挂牌出让不接受联合竞买。申请人应具备的其他条件:参加竞买人在桂林市境内无闲置土地、无拖欠土地价款或土地出让金的情况。
  三、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四、本次挂牌出让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挂牌出让文件。申请人可于2023年6月21日至2023年6月30日,到灵川县土地储备中心获取挂牌出让文件。
  五、申请人可于2023年6月21日至2023年6月30日,到灵川县土地储备中心向我局提交书面申请。交纳竞买保证金的到账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下午4时。
  经审查,申请人按规定交纳竞买保证金,具备申请条件的,我局将在2023年7月3日下午6时前确认其竞买资格。
  六、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地点为灵川县土地储备中心,地块挂牌时间:2023年6月21日上午8时至2023年7月4日上午10时止。
  七、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揭牌地点: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12号开标室(桂林市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创业大厦西辅楼)。
  八、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一)以见报日为公告起始日。本公告未尽事宜详见挂牌文件,以本次挂牌文件为准。
  (二)挂牌时间截止时,有竞买人表示愿意继续竞价,转入现场竞价,通过现场竞价确定竞得人。
  九、联系方式与银行账户详见挂牌出让文件。
  联系地址:灵川县土地储备中心
  联系电话:0773-6861773
  联系人:小邓、小阳
        灵川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6月1日
小小发明家 播科技的种子开梦想的花   □本报记者张苑 文/摄
  5月28日,星期日。在许多同龄孩子都忙于上各种兴趣班的时候,11岁的陆羏雨却正“泡”在桂林市郊的一个农场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喂鸡、种植、找蚯蚓、捞鱼虾……
  “我设计的这个智能按需喂食装置还需要改进一下,在实验中有一些小问题,我正在思考怎么把它做得更完善……”他蹲在一个1米高的机器前,一边熟练地摆弄着各个部件,一边口若悬河地向记者介绍设计原理,“这个装置可以智能检测鸡的实时食量需求,控制喂食数量,实现精准喂食、避免浪费,还能收集记录喂养数据,在手机上就能远程监测小鸡的健康状况……”他越说越兴奋,脑子里仿佛有“倒”不完的奇思妙想。就在一个多星期前,他带着这个机器到南宁市参加了第37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赛一等奖。
  陆羏雨是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拥有国家专利授权4项,获得市级以上创新科技类奖项20多项。他是敢于创新的“小发明家”,也是心怀远志的“追梦少年”。
  从“好奇宝宝”到“小发明家”——
  让科技的种子生根发芽

  跟许多男孩一样,陆羏雨从小就对各种机械装置、电路板等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父母和学校也给这个“好奇宝宝”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动手实践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动手实践,努力把想法变成现实——陆羏雨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好习惯。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开始接触编程和焊接,并有了第一个科技发明作品——“不用电池的USB充电遥控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陆羏雨加入了学校的科学社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加上自己勤于钻研以及父母的大力支持,他在科技发明的路上“开了挂”:“智能充电电池存放柜”“一种电梯内不文明行为提醒器”“等待保安倒计时器”“移动菜园”……细数自己这些年创造的一件件“宝贝”,陆羏雨十分兴奋,眼里闪动着光芒。
  每年桂林市和自治区的青少年创新大赛都是陆羏雨施展“拳脚”的舞台。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广西NOC省赛TAI智能车挑战赛、桂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桂林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等科技类比赛,并屡获佳绩。2022年5月,他荣获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是桂林市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生。
  “我觉得,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太有意思了!”面对诸多荣誉,陆羏雨坦言: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获奖,而是坚持自己对科技的一份热爱,希望将来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而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他也学会了即使面对困境,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放弃。
  从“小百科”到“好少年”——
  勇敢追梦是最酷的成长

  “他喜欢动脑筋,脑子里总能冒出许多奇怪的想法。”
  “我很喜欢和他聊天,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懂的东西很多。”
  “他成绩好又是班干部,还乐于助人。”
  …………
  ——同学和老师们眼里的陆羏雨,不仅有科技发明方面的特长,还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学校里,他是班长、少先队大队长,除了出色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乐于完成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学校的各项任务。他性格开朗活泼,但做事成熟稳重、井井有条。他还积极发挥科技特长,积极参与和组织学校的科技体育运动会、科技研学活动、科技劳动融合实践活动等等。
  “科技创新实践让我对求知充满欲望,也让我的思维更活跃更缜密,在平时学习和思考问题时可以考虑到更多的方面。”在陆羏雨看来,学习和科技实践之间并无冲突。
  课余时间,他除了“泡”实验室,还热衷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科普知识宣讲、科技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等等,他喜欢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自己的科技创新经验。
  今年4月,陆羏雨被评为广西“新时代好少年”,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
  谈及对“新时代好少年”的理解,陆羏雨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地说:“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这些都是应该具备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光需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敢于创新、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追逐自己的梦想!”
爱戏曲的女娃娃 戏曲传承“追梦人”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初见邹艺影,是在市大河中心校的排练室。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她已经与戏曲结缘六七年了,正在排练曲目的她身姿俏丽有模有样,唱腔优美有板有眼。“六一”到来前,她被评为桂林市“新时代好少年”。
  邹艺影告诉记者,她记得习近平爷爷说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坚持奔跑的“追梦人”。
  从小爱戏曲的女娃娃
  “戏曲拥有的神秘魅力,让我不由自主地靠近它。”邹艺影说,她很小便与戏曲结下了缘分。这一缘分,起源于爱好戏剧的奶奶,村里只要有文艺演出,奶奶总是牵着小艺影守在戏台前,在她心里埋下了热爱戏曲的种子。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邹艺影就读市大河中心校。该校作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致力于本土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学校专门聘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人覃明德担任学校非遗课程“少儿戏曲”的授课老师。
  幸运的小艺影6岁时便成为学校非遗戏曲社团的第一批成员。在覃老师的指导下,小艺影得以更专业地学习戏曲。
  在艺影上一年级的时候,桂林市教科所音乐教研员、戏曲专家周颖到市大河中心校开展活动,发现了这个极具戏曲灵气的孩子。感动于孩子对戏曲的热爱,周老师毫不犹豫答应了她拜师学艺的请求,成为她的第二位老师。
  在周老师指导下,小艺影苦练基本功。在家时,她头顶书本练习走路,一定要做到无论怎么走书都不掉下来。为了练形体,小小年纪的她能做到站立半个小时纹丝不动。她让妈妈查找有关戏曲的知识和视频,一遍遍对照着练习,每天下午放学至少练习30分钟,一年365天从未间断。因为频繁练唱磨破了嘴皮,连吃饭都困难的时候,她确实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我深爱着这门艺术,我一定要将这门艺术传承、发扬!
  初登舞台的小演员
  2017年初,邹艺影开始在桂林市“漓江之声”上登台演出。此后,自治区戏曲展演活动、桂林市惠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桂林市迎新春少儿戏曲专场演出……她和同学们一次次登上舞台,从传统京剧《贵妃醉酒》,到彩调《仓才仓》,再到传统折子戏桂剧《小放牛》、戏曲舞蹈《梨园小花》、京剧《接过红旗肩上扛》,在大大小小近20场公益演出中,邹艺影用出色的表演向观众展示戏曲的文化与风采。
  她参演的《小放牛》获广西首届中小学生戏曲展演三等奖,担任《梨园小花》主跳获桂林市第42届“漓江之声”一等奖,担任《接过红旗肩上扛》主跳获桂林市中小学戏曲、曲艺比赛一等奖,参演群舞《战地红星格外亮》获桂林市二等奖,独舞《战地》获桂林市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三等奖。
  乐于传播戏曲的“小老师”
  舞台下,邹艺影变身成戏曲宣传达人。桂林曾经涌现出了罗桂霞、覃明德、唐洁等全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桂剧与彩调更是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每想到这些,邹艺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自觉地将传承桂林这项享誉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责任。
  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文艺汇演中,在校园的非遗文化展厅内,在班级的班会、联欢会中,她经常为老师和同学们来上一段戏曲表演;在学校小戏台上,她是最靓的戏曲之星。在她的影响带动下,身边的很多同学积极加入戏曲社团,跟她一起学戏。她像一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练习基本功。
  为了不耽误学习,邹艺影坚持在每次排练结束后,不论时间多晚都要完成各项作业,利用一切时间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作为班长,她坚持以身作则,管理班级事务任劳任怨,在集体劳动时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在同学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热情耐心给予帮助。此外,她还加入了学校学雷锋志愿者团队,积极参加扶老助残、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
  因为品学兼优,邹艺影多次获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获得“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和“桂林市‘红领巾奖章’个人三星章”。
“小创客”好班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蒋璇
  日前,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的决定》,桂林市共有3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临桂区麓湖小学六年级学生舒泽彤就是其中之一。
  能获得少先队员的最高荣誉,12岁的舒泽彤感到很惊喜:“对我来说,这既是荣誉,更是一种动力,将激励我不断提升,做更好的自己。”
  善于思考创新的“小创客”
  爱动脑、肯钻研、会创新、充满公益心,是舒泽彤留给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她从小就喜欢听科普讲座,做科学实验,看科普电影、书籍。上小学后,在学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熏陶下,她对科技、物理的兴趣更浓厚了,平时喜欢读科技类的文章,钻研科学问题。
  一次经过一处限高杆时,看见一辆大货车被卡在路上“进退两难”。如何让车辆能及时了解道路实际限高情况,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舒泽彤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发明了“智能限高杆装置”,获得第36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和2022年度桂林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2021年,在桂林市第三届青少年创客马拉松活动中,舒泽彤和同学合作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在桂林市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运动会中,荣获“鸡蛋”撞地球比轻项目小学组一等奖(第三名);参加桂林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个人荣获小学女子“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竞时赛一等奖、小学女子“长征三号”火箭伞降竞时赛二等奖。
  除了喜欢创新发明外,舒泽彤对编程也很感兴趣,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并取得优秀成绩。2022年,她在桂林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中荣获3D打印笔工程挑战赛项目小学组三等奖;在2021年和2022年的桂林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数字作品评选中,她分别获电子板报小学组二等奖和一等奖。
  乐于为同学服务的好班干
  2018年,舒泽彤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现在她担任麓湖小学少先队大队长。每周需要值日时,她会提前到校,在进校、早读、练字、放学等时间段检查同学们的纪律、仪表、卫生等情况。
  舒泽彤还是班上的副班长。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成绩一直居班级前列,不光自己学习好,还非常喜欢帮助同学,对于大家不会的题目,她主动进行讲解;老师和班主任不在班里时,她自觉维护班级的纪律。
  由于表现突出,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
  “舒泽彤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将积极影响其他同学向她看齐,争当好少年。”麓湖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芳说,舒泽彤积极主动参加少先队活动,并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曾先后获评“临桂区优秀少先队员”“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广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在学校,舒泽彤是老师心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她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好女儿,会帮爸妈做家务。这么优秀的孩子,父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舒泽彤的妈妈张平认为,他们平时十分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素质教育。
  张平说,小学阶段,夫妻俩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过于在意,但是会关注和引导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和行为习惯,鼓励她多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和实践活动。
  “学习方面,我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张平说,舒泽彤从来没有“上不完的文化培训课”,但发现女儿有唱歌、跳舞、口才、主持等方面的爱好后,她就全力支持女儿发展特长。特别是舞蹈,目前,舒泽彤已经通过了国家级中国舞四级考试。2022年,舒泽彤在桂林市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群舞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荣获2021年临桂区校园文化艺术节群舞比赛一等奖、独舞二等奖,朗诵比赛小学组三等奖。
  同时,舒泽彤也十分爱好运动,注重锻炼自己的体魄,她入选了校田径队、足球队和篮球队,还与校足球队的小伙伴团结协作,代表学校夺得临桂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小学女子组第五名。
  如今,随着舒泽彤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变成了学校的“小名人”。张平笑着说,如今很多家长都叫她“彤彤妈妈”,因为女儿被贴上了标签。
  对于已取得的成绩,舒泽彤表现得十分谦虚,她说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值得她学习,她还要更加努力。
心怀国之大者 小小少年有担当   □本报记者陈娟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唯我少年郎,天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发愤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这是今年桂林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获得者秦铭锴时常哼唱的一首歌——《少年中国说》。
  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心向理想,何惧无望?只要每一个少年愿意,都可以成为新时代好少年。”在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学生秦铭锴看来,树立高远理想并坚持付诸行动,向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手,参加社会实践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甚至向辛劳一天的父母师长问声好……这些生活、学习中向上向善向美的一言一行,都是新时代好少年的表现。
  心怀国之大者
  模拟政协提案获全国奖

  今年3月,一个好消息传来。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学生秦铭锴撰写的模拟政协提案《关于加强城市管理能力 有序发展地摊经济的建议》,从全国19.4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这是此次广西唯一获奖的中学生作品。
  “从书本学习协商民主知识,到亲身参与撰写模拟政协提案,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民民主的理解。”得知自己的提案获奖,秦铭锴在日记本上写下参加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我们的当下,就是国家的未来。”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是共青团中央一个亮点品牌活动,为中学生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渠道。可撰写提案对于初中生而言,并非易事。从确定选题、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搜集相关文件及数据……秦铭锴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对桂林大街小巷早餐、夜市、小市场等200余个摊点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地摊经济的现状,思考如何促进地摊经济“升级上星”。
  为了提升这件“模拟提案”的质量,秦铭锴还专门走访了市政协机关,请政协委员给予指导,对提案进行反复修改和认真“打磨”。
  “秦铭锴这份模拟提案着眼发展、关注民生,体现了桂林中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份模拟提案入选全国最佳,也是我市探索实践青少年有序“参政议政”的一个生动缩影。
  关注环保关爱弱小
  小小少年热心公益

  秦铭锴的曾祖父是桂北游击队宛田中队的队长,打响了宛田起义的第一枪。秦铭锴从小就爱缠着曾祖父讲革命故事,“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是曾祖父留给他的红色家训。
  刚满14周岁,秦铭锴就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随后从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
  生活中,秦铭锴向善向美,关注环保、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秦铭锴每年都参加漓江放流、清洁等活动。每年的植树节,他都要和爸爸妈妈到漓江边种上一棵树,还曾在江边救助过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腹鹰。“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是我们每一个桂林人的责任。”秦铭锴还曾获评“广西青少年保护母亲河志愿环保行动优秀志愿者”。
  寒暑假时,秦铭锴还到贫困山区去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共参加过十余次社会实践活动。他拍摄的《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时代》在桂林市教育系统“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中荣获德育实践微视频三等奖。
  崇尚科学爱好广泛
  小小少年放飞梦想

  在学校老师眼里,秦铭锴不光学习好、品德好,兴趣爱好还特别多,如郊游、朗诵、航模等,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最喜欢的还是读书和航模。读一本好书,就仿佛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他说,从书中他学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本好书无异于一名良师益友。
  秦铭锴从小把航模当玩具,设计、组装、放飞,一头扎进航模世界。他曾参加桂林市中小学生航模比赛和广西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得到了申报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资格。
  “感谢父母和老师用爱一路陪伴我成长,支持着我追逐梦想。”这个懂得感恩的航模少年,虽然还没有褪去稚气,但却青春洋溢、笃定自信。他说,他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此努力前行。
讲好灌阳红色故事 心怀梦想刻苦勤学   □本报记者周文琼
  严子涵是灌阳县民族小学五年级学生,她是我市3名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获得者之一,心怀梦想、刻苦勤学的美好品质在她身上得到生动展现。
  刻苦勤学好少年
  灌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过桂北时曾三过灌阳,足迹遍及该县5个乡镇400多个村屯,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迹遗址和珍贵文物。这些红色遗址遗迹,不仅成为红军长征精神的有力见证,更警醒着人们不忘历史,传承红军长征精神。讲好灌阳红色故事,也是每一个灌阳人的责任使命。
  小学生严子涵也下决心要讲好灌阳红色故事。2021年,她参加全国“红色基因代代传”百馆百讲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录制了一个讲述灌阳红色故事的视频《酒海英魂》。她为此专门到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参观学习,了解相关历史,到家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再一遍遍练习如何把故事讲好。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练习、制作视频。老师都说这个孩子的毅力让人感动、佩服。最后她讲述的灌阳红色故事《酒海英魂》视频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优秀视频”奖。
  也正因为她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因此一直以来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老师的印象中,严子涵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她总是早早就到了教室,带头读书的人总是她。
  “在学习中她总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很强。”这是老师们对她的评价。
  心中充满爱乐于助人
  严子涵的父母一个是保安、一个是保洁员,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优越。但是严子涵在帮助别人时,捐钱却从不吝惜。每当学校组织献爱心活动,她总是把自己节约下来的零花钱都捐出来。而她的做法一直都得到父母的鼓励。学校设有爱心小屋,严子涵积极当起宣传员,她号召同学们把多余的书刊、衣物、零花钱捐献出来,帮助学校里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
  为引导少先队员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从小培养乐于助人的意识,今年3月21日,灌阳县民族小学开展“红领巾壮苗行动”主题公益义卖活动。严子涵不仅积极参与,还当起了宣传员,她将自己闲置的图书、学习用品、玩具等物品拿到学校参加义卖。最后全校师生共捐资13189元,全部汇入“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专用账户,用于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
  严子涵在班上帮助同学的小事更是不胜枚举:遇到同学学习用品没有了,她总是第一个帮助解决;下雨天发现同路的同学没带伞,她会主动上前招呼,撑伞陪着他们回家……
  希望将来
  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索

  严子涵兴趣爱好广泛。她酷爱读书,尤其喜欢阅读童话书、故事书、百科书、名著等,比如《窗边的小豆豆》《米小圈上学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骆驼祥子》及“四大名著”等。她说,书籍对她简直有着神奇的魔力,她也在广泛阅读中懂得了很多知识,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更增强了她的阅读兴趣。
  爱阅读也让她的口才特别好。她参加2021年灌阳县“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故事比赛获一等奖,参加2021年桂林市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比赛获二等奖,参加2021年灌阳县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集体一等奖等。
  严子涵还能歌善舞,表演舞台上少不了她灵动的身姿,她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了不少荣誉。2021年她参与表演的原创舞蹈《茶颜·舞语》获桂林市“漓江之声”群舞二等奖,2021年参加首届“红绣球”广西少年儿童舞蹈展演活动获得“红绣球新秀”奖,2021年获得灌阳县校园文化艺术节独舞比赛二等奖。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严子涵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有理想。她说,她将继续努力,不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她也为自己设定了奋斗目标,希望将来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索进取。
“一朵”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小花”   □本报记者周文琼
  12岁的林一朵现在就读于平乐县平乐镇平乐县第二小学。初次见面时她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是:大眼睛、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说起话来声音甜美,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和她交流越多,便越想要和她成为朋友,因为她学习上有方法,生活中乐观、善解人意,跟她在一起能共同进步。
  日前,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的决定》,桂林市共有3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林一朵是其中一名。
  对此,林一朵说,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地搏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她总是以此鼓励自己勤奋学习、乐于助人、不断进步。
  善于学习不畏难题的好学生
  人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陪孩子写作业气到血脉偾张。写作业不用老师、家长督促,自己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好习惯是许多家长对孩子梦寐以求的期盼。而林一朵在学习上就是如此主动积极。
  林一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和她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学习上遇到难题是常有的事。她的方法是首先把题目多读几遍,然后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解题。这个办法她屡试不爽,绝大多数时候都能解决难题。她笑着说:“这算是一个成功的秘诀。”
  课堂时间,她总是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大胆发言,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问题勇于提出来,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及时理解、消化和吸收。下课后总要好好复习上课时做的笔记,回忆老师讲的重要信息;当天的作业当天做好,不拖拉,字迹工整。林一朵的妈妈说,这孩子写作业很自觉,平日里她知道父母忙碌,总是自己在房间安静地写作业,不要父母陪伴。
  她还每天坚持抽出45分钟阅读课外书籍。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等都是她喜欢的书籍,她常常看得入迷,直到妈妈提醒她必须睡觉了,她才肯把书放下。看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她就用荧光笔画出来,有时还会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并记录在读书笔记上。
  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她学习起来感觉轻松、愉快,而这也让她养成了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弄懂才罢休的习惯。
  乐于助人热情开朗的好同学
  林一朵说,她很快乐,因为她有很多朋友。
  林一朵被同学们称为“救火队员”。因为大家需要帮助时,帮忙的人当中总有她。当同学没有笔用时,她会主动拿一支借给同学;下雨天放学同学没带伞,她会把唯一的伞借给同学,自己却淋着雨跑回家去。为同学们发作业本,她不嫌多;参加活动,她不嫌辛苦。有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和,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同学之间要团结”的道理。她的劝说常常能使犯错的同学冷静下来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有一次,她看见讲台的粉笔擦被调皮的同学弄得红一条紫一条的,她二话没说,默默走出教室,在走廊的墙上把粉笔擦拍干净放回讲台上,又用湿抹布把被拍过粉笔灰的墙抹干净。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她展现出性格开朗、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同学们愿意和她交朋友。
  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长大想当一名好警察

  林一朵还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学生。她的歌声动听,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她画的画多次出现在学校的公告栏。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朗读比赛等各项活动。她代表学校到县城参加“课本剧比赛”“舞蹈比赛”等,多次获得荣誉。
  2019年、2020年她连续两年获得“平乐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21年获得“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22年获得“广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今年她“更上一层楼”,获得了少先队员的最高荣誉——“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林一朵说她特别喜欢英姿飒爽的警察,她让妈妈给她买过好几把玩具枪,用来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挑战自我。她的理想是长大成为一名好警察,为社会和谐稳定、老百姓平安贡献力量。
为童心筑梦 为成长护航
桂林各校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在第73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桂林各学校、各教育机构通过开展主题文艺演出、成长礼、趣味运动会、游园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营造了健康、温馨、热烈的节日气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开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节。
  在这个专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奇妙的科技、有趣的社会实践……都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比如,复兴小学的“成长礼”、二附学校的“商品交易会”、力创小学的“爱心义卖会”等。而在不少庆祝活动中,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永远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儿童节不仅是孩子们的节日,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爱儿童和呵护成长的象征,近日我市多个部门着力少年儿童的安全关怀以及开展了“六一”慰问活动。市教育局局长唐标明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呼吁强化社会合力、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临桂区委组织部、关工委以及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等单位到多个乡镇开展主题慰问;“六一”前夕,龙胜各族自治县四家班子领导也带队到辖区内十余所学校走访慰问了孩子们。一声声关心和问候,都在传递着对孩子们快乐童年的祝福和关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在这个“六一”儿童节,平常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不妨抽出身来一起享受这一刻,陪孩子们看一场电影,带孩子们痛快地享受一场运动,或者就是“疯玩”半天……对孩子们来说,“陪伴”也许就是一份最好的儿童节礼物。(邓文静)
桂林市复兴小学举行2019级学生成长礼仪式   5月31日,桂林市复兴小学在五美操场举行“童心向党 幼学成长 筑梦远航”十岁成长礼仪式,学校四年级师生及家长代表们参加了活动。
  夏风悠长,阳光明媚,操场上一道寓意着成长和进步的“成长门”是当天活动的焦点之一。学生们与家长携手兴高采烈地迈过“成长门”,脸上洋溢着朗朗的少年风采,大家还通过正衣冠、行拜师礼等传统礼仪体验充分感受到成长的意义。复兴小学校长张丹东还为学生们送上了诚挚的“十岁寄语”,希望大家心怀感恩,敬畏生命;牢记校训,有仁有义;胸怀家国,立志高远。家长代表也对孩子们表示了由衷的祝愿和真挚的祝福。学生通过歌舞表演、课本剧、诗歌朗诵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向父母、师长及同学表达着感恩之情。仪式上,大家共同观看了成长纪念视频,写了心愿卡,还互赠礼物、一起品尝香甜的生日蛋糕,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感动的氛围。
  据了解,举办本次意义深刻的成长礼,旨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担当、尊重生命、树立理想,同时也希望能助力孩子们在未来成长道路上勇敢无畏、努力翱翔、筑梦远航。(黄宏亮)
图片新闻   ▲5月31日,桂林市跃进中心校举行了以“我是小红花 开在阳光下”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组织开展了新队员入队仪式、文艺汇演、游园等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从小树立“强国复兴有我”的远大抱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图为新少先队员在入队仪式上宣誓。龚文婷 摄
桂林市城北小学举行庆“六一”主题文艺汇演   为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9日,桂林市城北小学举行了庆“六一”主题文艺汇演。城北小学校长田燕琳在现场致辞中为同学们送上了节日祝福,并期待大家在城北小学快乐成长、追逐梦想。
  当天的文艺汇演融合了歌曲、舞蹈、情景剧、课本剧、诗歌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身着盛装的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喉、优美的舞姿、激昂的声音尽情地抒发欢乐和喜悦,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其中,《中华少年》等歌曲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朝气蓬勃;《声律启蒙》等表演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稻田里的中国梦》等节目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永远的红色》等节目抒发了孩子们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精彩纷呈的演出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活动充分展示了城北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文艺风采,以及‘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所取得的成果。”据田燕琳介绍,学校将继续推进“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廖敏群 刘米荷)
图片新闻   ▲5月30日上午,桂林市西城路幼儿园隆重举行“童心向党 清廉促学 阳光成长”清廉学校建设暨庆“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在崇清敬廉、健康活泼的清廉校园文化氛围中迎接自己的节日。图为小朋友们正在参加演出。                   陶莉娟 摄
宝贤小学
开展系列“幼小衔接”活动   为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帮助幼儿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桂林市宝湖教育集团两所小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
  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儿童正处于“数字敏感期”的特点,叠彩区宝贤小学精心设计了活动与操作并存的思维课,将数学学习变成游戏,让儿童在玩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叠彩宝贤小学老师们送教幼儿园,让大班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着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城宝贤小学走进临桂区山水凤凰城幼儿园,开展了“幼小衔接送教入园暖童心”活动。老师们根据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大班的幼儿们带来了惊奇,让现场的孩子们体验了极具诱惑力的“科技大餐”。特别是S1机甲大师的高科技装备展示,寓教于乐地给孩子们传授操控智能机器人的知识和技能,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科技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热情和对学习的渴望。(马晨宁)  
图片新闻   ▲5月31日,桂林市大风山一小开展了庆“六一”诚信商品交易会,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强化诚信意识,让学生收获真诚的成长与快乐。交易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具特色的宣传海报、花样繁多的营销手段以及爱心义卖区等,都让师生们交口称赞。   罗凌燕 摄
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
举办庆“六一”系列活动   为庆祝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于5月31日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分为“梦想前奏曲”“嗨show嘉年华”“畅享游园会”三个部分,所有环节的设置都以倾听孩子为基础,了解孩子需求为核心,由孩子设计布置、参与体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倡导“一切起源于孩子,又回归于孩子”。在活动现场,小演员们精彩纷呈地表演,小摊主们有模有样地售卖,小朋友们兴致昂扬地游园,用自己赚取的奖章兑换心仪的礼物,大家都感受到了由衷快乐。
  据了解,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坚持“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在活动中给他们提供自主愉悦的氛围,去参与、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让他们用活泼的、轻松的、灵动的方式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真正成为节日的主角,留下五彩的童年记忆。(蒋植娟)
图片新闻   ▲“六一”来临之际,桂林市二附学校举办了“快乐传递,物焕新生”为主题的商品交易会,同一个节日不同的庆祝方式,“小学校,大社会”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又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体验“做小老板”的乐趣。图为交易会活动现场。          张文娟 摄
守初心办满意教育 传美德育时代新人
桂林市第五中学举行2023年第十一届万康德育奖励基金颁奖典礼   5月30日,桂林市第五中学举行2023年“守初心办满意教育 传美德育时代新人”万康德育奖励基金第11届评选颁奖典礼。桂林市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巫自识,万康德育基金会创立人、市五中校友白杰先生,桂林市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刘昌劲,副书记、校长赵军华,副校长赵英懿,副校长文莉莎以及部分校友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赵军华对校友白杰先生创立“万康德育奖励基金”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真诚的感谢。他号召全体师生以本届万康德育奖励基金表彰大会为契机,凝心聚力,以实干精神和饱满的热情做好迎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工作,向评估组积极展现五中坚持“特色+示范”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成就。
  颁奖典礼上,嘉宾分别为获得“树人奖”的教师和“爱心、诚信、孝心、宽容”四个奖项的同学进行了表彰,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还为退休教师举行了欢送仪式。
  活动中,五中学子以梦想为伴,与青春同行,通过朗诵、合唱、舞蹈、器乐演奏和舞台剧等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为大家呈现一场缤纷多彩、轻舞飞扬、有内涵、有温度、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视觉艺术盛宴,积极彰显出五中学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精神风貌和志存高远的崇高理想。
  据介绍,桂林市第五中学“万康德育奖励基金”由五中校友、桂林市万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杰先生出资发起设立,是桂林市中学首个德育奖励基金。从2008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经历了11届评选,先后树立了100多位师生德育先进典型。基金旨在正确引导学生修德正己、全面发展,帮助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鼓励老师们用心育人,重视品德教育。
   (梁振德 吕涵江)
七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举办庆“六一”文艺演出   5月28日,七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给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两百多名学员和家长代表观看了演出。
  据该中心主任全宏愿介绍,师生们提前策划、精心准备、积极排练,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器乐、舞蹈等表演,以诗朗诵为主的语言类节目和以无人机表演为特色的科技类节目,也赢得了现场的喝彩。作为活动的总策划,全宏愿还以致辞的方式,向同学们送上节日问候和真挚祝福。
  演出在学员的一曲旋律欢快、动感十足的双排键《REAL in‘D’》中拉开序幕。拉丁舞《小城的夏天》热烈奔放;舞蹈《放灯行》古典优雅;古筝合奏《你笑起来真好看》欢快活泼;无人机表演技术精湛;诗朗诵《不朽》激情高亢,饱含爱国之情。双排键《克罗地亚狂想曲》与中国舞技术技巧展示的完美组合,更是本场演出的一大亮点,中心舞蹈表演第一次采用现场配乐的形式,将演出推上高潮。
  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展现了同学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为同学们欢庆节日营造了良好氛围。
    (彭柳云 文/摄)
图片新闻   ▲作为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桂林市逸仙中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缓解考试焦虑以及排解学习压力的方法等。“六一”前夕,正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期间,该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快乐、励志、创新”的趣味运动会。图为学生们在兴奋地“玩”着集体项目。
  廖兴华 摄  
桂林市阳光学校:
竞艳全市航模比赛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在此前举行的桂林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上,桂林市阳光学校代表队载誉而归,7名选手在橡筋直升机竞时赛、橡筋动力滑翔机等竞赛项目中合计获得了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学校取得小学组团体总分一等奖的佳绩,周祺、蒋建婷两位老师则获得了指导老师一等奖。比赛由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主办、桂林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协办,是全市中小学航空航模爱好者交流展示和科学探究的重要平台。
  “通过参加校外的科创类赛事活动,同学们对航天模型制作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对科技钻研的兴趣更浓厚了,大家都在心中埋下了‘科技强国’的种子,迸发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据该校科学组相关老师介绍,一方面,参赛学生们对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拥有创新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学校的日常科学课程、兴趣组等也为大家的学习交流创造了条件,为科学钻研提供了指导支持。据了解,积极践行科教兴国战略,该校通过开设科学课程、举行科技文化活动、参加科技类比赛等形式,致力于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
       (邓文静 周祺)
龙胜开展防溺水专项督查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今年年初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积极部署各项工作,全面开展防溺水专项督查,努力构建防溺水“安全网”。
  据了解,龙胜印发了《全县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职能,要求做到防溺水“重点工作有人负责、重点时段有人巡防、重点水域有警示标志、重点人群有人监护”,坚决遏制各类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同时,该县副县长杨光伟多次主持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连续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
  5月中旬,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和县教育局等单位组成5个督查组,聚焦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查组严格督查各乡镇、各学校建立学生防溺水工作专班,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宣传、排查整治、警示牌设置等工作。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督查组当即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各单位积极响应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相关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石凤苗 阳春桃)
桂林市平山小学获评“北斗科普基地”   近期,在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桂林市平山小学被评为2023年第一批“北斗科普基地”。该校副校长李荔平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在“北斗教育论坛”现场领取牌匾。
  据介绍,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是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北斗科普基地”则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在国内众多申报单位中遴选而出,是全国卫星导航科普领域的最高荣誉。“基地”评选旨在面向广大青少年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提升学生国家荣誉感与自豪感,普及北斗系统、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知识,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起到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平山小学经申报、线上汇报、答辩、提问及专家现场评议、公示等环节,与全国各高校、知名学校、科研机构等进行角逐,最后成功获评。此次获评是对桂林市平山小学在“航天北斗”领域科普教育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学校科普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年会主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等专家还为桂林市平山小学题词,鼓励平山小学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周振业)
升级环境创新美好课程
建立幼小衔接长效机制
——访桂林市二附实验学校校长蒙艳   幼小衔接是重要的教育系统工程。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幼小衔接做得好,孩子入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都会有良好的发展。桂林市二附实验学校在实践中,对幼小衔接课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深度的研究,并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学龄需求出发,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我们主张放慢脚步,用一个学期来做幼小衔接,重点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首先,加强理论指导。学校专门申报了广西幼小衔接试点校(园),并成立了幼小衔接课题组,从顶层设计开始创新,深入研究、积极实践,成果显著。其次,升级教学环境,一年级教师精心设置活动区域,如“植物角”“按时上学打卡角”“照片墙”等,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教育意义。班主任还把办公桌设在教室里,随时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再次,开辟了幼小活动室,内有科创区、悄悄话区、帐篷区等,初入学的孩子非常喜欢。这里还有心理老师陪护引导孩子调整适应小学生活。最后,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我们打造了幼小衔接微课堂,把常见问题分成几个小视频进行解答,使家长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了解幼小衔接知识,获得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吴林峰 采访整理)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