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聚焦全国两会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综合新闻

05版:社会生活

06版:走读桂林

07版:时事·体育

08版:聚焦第十二届桂林市大众篮球赛

返回 2023年03月10日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探秘兰田河峡谷

桂林日报      2023年03月10日     

  图①:廿四田,一汪潭水似翡翠。

  图②:峡谷深处,巨石突兀林立。

  图③:深藏山间的白岩底瀑布。
路书
  地图软件搜索“廿四田”或“荒田”,整个行程耗时超过7小时,体力要求高,且存在一定危险性,建议谨慎前往。如需前行,请根据轨迹地图(如“两步路”APP)来探寻峡谷和瀑布,并带上登山杖、溯溪鞋等专业装备。
 (记者胡晓诗 整理) 

□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
  位于灵川县西北部的兰田瑶族乡,山峦重叠,溪河纵横,境内96%的土地面积为山地。广袤的山野使得这里有多种户外玩法,既可以在枫木根的高山草甸扎帐露营,也可以在廿四田的玻璃果冻水上划桨戏水。这一次,记者与一群“95后”的小伙伴,沿着兰田河峡谷逆流而上,溯溪寻找深藏其中的瀑布深潭。
  据《灵川县水利电力志》记载,兰田河又名西江,兰田乡境北部的锅底塘顶是其源头,海拔1722.4米,是灵川县境的最高峰。西江全长15.4公里,流域面积81.73平方公里,在枫木根注入青狮潭水库。该河流水能蕴藏量丰富,千百年来,在其上游就有多处采用水力驱动的古老水碓,目前仍有多架在运转。
  廿四田是此次溯溪之行的起点。当地村民介绍,廿四田的先民原来在这里开荒开出二十四块田,故称为二十四田,也有直接叫廿四田的。而在离此地不远的东北方向,有一地叫荒田,两个地名让人不禁产生好奇,这里是否发生了一段旧人寻路子谋生存的故事?沿途,一座看上去已有些年头的小木楼孤零零地矗立在河边,再往前步行不到百米,即可看到廿四田标志性的石桥,桥下的大水潭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细小的砂石和鹅卵石,静如镜面的水面在微微的山风中荡起细小的波纹,一汪潭水如翡翠般泛着碧绿的光彩。
  水潭再美,也不能为之多停留片刻,一行人继续飞速进发很快就到达了入口。初入河谷时的景色并不起眼,流水潺潺,两岸的石头棱角分明,与桂林乡野常见的山间河流别无二致。前半段的路径可以说很轻松休闲,看水流激起雪白的水花,宛如满池的白莲,在岩石上跳跃,在溪水中跋涉,溪流中的石头长满了青苔,总会一个不小心就打滑摔个屁股蹲。
  随着向山谷的不断深入,景色也渐入佳境。在人迹罕至的原始峡谷中,巨石层层叠叠,山石如鬼斧神工雕砌一般,突兀林立,溪水在其间或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或温柔恬静,波澜不惊。低洼处的两岸,茂林修竹,芭蕉摇曳,青树翠蔓,参差披拂,鲜有鸟雀啼鸣声,最是“潭影空人心”。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溪全程可谓平缓,海拔累计爬升不到250米,但有多处深潭挡住去路,若不想泅渡,就需要借道丛林路岸,或是攀爬石壁,大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架势。攀爬石壁虽没有风险但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手脚并用,但基本都有方便落脚的着力点,多加留意且鞋子不打滑就没问题,这反倒让人对古文有了全新的认识体验,给行程添加了不少乐趣和刺激。
  接近终点处时,地势陡然增高,一处较大的深水区挡住了去路,空旷幽深的河谷顿时变得狭窄起来,疑似“山穷水尽”,轨迹地图也没有详细标记出线路,所幸有队友发现了藏在巨石后的上山路。一行人在巨石之间钻来钻去寻找出路,忽而抬头远望,一座高大的崖石如里程碑似笔立山间,下午的光影斜照在悬崖上,更显它的凌厉超然。
  “瀑布马上就要到了!”这句话让疲惫的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只是一道山崖拦在面前。如果说此前攀爬的石壁是“青铜”,那这一片悬崖就是“王者”了——只见悬崖呈80度左右的陡坡,下方则是险瀑深潭。行路至此,已没有人能全身而退,这大抵是想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最怕的不是跬步前行,而是徘徊不定,那些无畏的决定,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行人观察地形,稍作休整后,开始了攀爬。每个人降低重心,尽可能紧贴崖壁,紧抓住山体棱角,小心翼翼地爬行在上面,如有不慎,就会从五六米高的悬崖滑下,好在有胆大心细的群友开路指挥,这才让攀爬过程化险为夷。
  迈过崖石屏障,瀑布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一袭白帘悬挂在山间,飞流直下的瀑布之水落在潭底,如同飞珠溅玉,原来,这就是白岩底瀑布。瀑布虽不大,目测不超过十米,但带来的清风足以消散疲惫。岸上,一块块鹅卵石层层叠加,堆积成或高或低的石头塔,想必就是此前到访的户外爱好者的娱乐随心之作。
  休整完毕,已是下午5点,准备返程之际,偶遇三五驴友,据他们介绍,瀑布的上游还有几个深潭,山谷地形也奇特,比下游好玩很多。因时间体力原因,一行人决定不再前往,而是顺着荒田—廿四田这一段路况较好的山路径直下山,不再顺流走峡谷原路。 
  傍晚时分,夕阳照射在远处的山峰顶端,回味来时的路,大山里的流水被溪石阻隔,苔藓挽留,这个自由的生命终无法被束缚,奔向自己的远方,正如诗人所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杨二说说
高兴就好

  溯溪这件事情,相当的有意思,在二哥看来,除了溪边围炉煮茶、邀酒看花以外,很难再有一样户外活动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能与之相比。
  就表现形式来说,溯溪已经把徒步探险、野外泅渡、露营等足以自成一项的各种活动都包括进去。因为面对的未知因素颇多,需要的装备自然也极不简单,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这事很难干得成。而从内涵上来看,溯溪的不走寻常路,已经可以自傲;追本溯源,知去处也寻来处的追求,更有卓尔不群的风貌。就像划条橡皮艇,顺漓江南下,饱览两岸风光,固然能惹来一片艳羡的眼光,逆流而上,探索漓江的源头,未尝不是更让人景仰的举动。
  二哥的想象中,溯溪的工具,除了手杖之外,速干衣必不可少,此外,一双溯溪鞋更是重中之重。由于有路走路,没路下水,水中的石头又有青苔,一双防滑、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溯溪鞋,是支撑整个行程必不可少的利器。在溯溪鞋面前,防水袋、遮阳帽、墨镜、睡袋、帐篷什么的倒成了配角。
  从以上的讲述中大致可以看出,二哥说得头头是道,其实根本就没亲自玩过。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无需因此而自卑,二哥不亲力亲为,起码也知道溯溪的妙处,没吃过猪肉,但多少是见过猪跑的嘛。
  二哥没正儿八经溯过溪,但读大学的时候,在雨中踢球的过程中,却也能感受到与溯溪同样的趣味。
  如你所知,在外地读书,对男生来说,最大的困惑不是钱不够。钱不够,吃不上饭,只要人缘好,可以满校园里找老乡蹭,东一顿西一顿,几十个老乡轮流问候下来,总能有惊无险地熬一两个星期——实在不行,找个一直暗恋自己的女同学也能解决,问题不是很大。大的问题是洗衣服,而洗衣服最大的问题又在球鞋环节。当时二哥宿舍里虫鼠不多,可能就与床底下的一双双臭球鞋有关,那味道,如同几十年前的公厕,大老远走过去,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氨水气息,特别地辣眼睛。有时需要在上面盖条旧毛巾或者破烂衣裳,才能让局面略有改善。
  所以,下雨天踢球,是二哥最喜欢的事情。一方面,雨水清凉,能让二哥保持体温如常,体力自然也强了不少,平时踢两个小时就汗出如浆、累得像三伏天趴地上不停吐舌头的狗;有雨时,居然跑上三五个小时都不觉累,浑身上下清凉,兼且头脑清晰,既能传出手术刀般精准的直塞球,也能在罚任意球时搓出如香蕉般顺滑的弧线。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场球下来,因为雨水冲刷和皮肤摩擦——当年二哥踢球舍不得穿袜子——球鞋就跟用刷子刷过一样,虽然湿透了,但却干干净净,往阳台上晾它一天,除了太阳的火气,什么味都没了。当然,如果是在泥地上踢,泥巴会糊在鞋上,但穿鞋往水龙头下一站,两脚来回搓着,冲完凉,身上干净了,鞋也白净清爽如新。球鞋的清洗问题就此迎刃而解。
  球场有很多不平处,有些地方会积出比较深的水,能淹到小腿,在这样的球场上踢球,和溯溪的感觉很像。如果不小心被人铲翻,倒在积水中滑行激起一片水花,则比溯溪还要刺激。那双球鞋,像极了一双高品质的溯溪鞋,防滑不说,帆布质地、内侧有三个排气孔的结构,同样有不错的排水能力。所以,一看到记者说的溯溪,二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当年在球场上左冲右突的威猛形象,劲气所及,雨丝纷纷扰扰,一片凌乱。这里面显然是有原因的,不管溯溪还是踢球,那四溅的水花,和水花中的快乐,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上了年纪后,二哥变得懒散了不少,足球不踢了,也不喜挑战极限,只喜欢从容淡定地发个呆。因此,在大家出发的地点摆上小几,泡壶茶,或者煮上一斛米酒,给大家践个行,这是二哥喜欢的。此外,如果知道终点在哪,并且有公路可以到达,计算好时间后,优哉游哉地在溪水的源头处摆上一桌酒菜,给大家接个风,同样也是二哥喜欢干的事情。
  一些年前,大哥杨一和几个朋友驾车去西藏,本来信誓旦旦答应同行的二哥和另外一个陈姓兄弟临行前却萌生了退意。为了不让杨一等人心生嫌弃,陈姓兄弟还专门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说计算好大家的行程后,会和二哥一起飞到拉萨,并且提前在进拉萨的路口上拉条横幅,上书:欢迎桂林人民进藏考察。此话一出,杨一等人顿时频频举杯,前嫌尽消,举座皆欢。
  二哥不去,是想到此行一路过于疲累,难言从容,也不够淡定,并非二哥所求。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陈姓兄弟的建议明显更合二哥的胃口:这一路,我们就不凑热闹了,但我们会在山穷水尽处给你们接风洗尘。陈姓兄弟不去的原因也简单,操着一个那么大的地产盘,二十多天,哪走得开?
  说来说去,要怪就怪之前酒后一时兴起,血往上涌,多不理智的承诺都能脱口而出。当时如果谈的是登月,有酒在,估计我们也敢答应一起飞,高低找吴刚拼个酒,请嫦娥跳个舞,顺便弄一锅加酸笋辣椒的黄焖玉兔。酒醒后发现其实不想走,我们也要在月球轨道上拉条横幅,上书:二哥嫦娥,携吴刚大哥,猛烈欢迎桂林人民登月考察团。
  这么说,你们应该也猜到了,陈姓兄弟和二哥最终没在进拉萨的路口上出现。让二哥欣慰的是,杨一等人后来也只是拿此事打趣二哥和老陈,并没真的很在意。这大概就叫做理解,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气度?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也差不多,吃一样米,养百般人,人人皆有所好,其实并无高下之分。二哥的意思是,只要拥有选择的权利,并且能尊重别人的选择,大家就可以坐到一起谈论天下,这已经是人际交往中的至高境界。
  雨中踢球也好,风中溯溪也罢,大家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