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困户的事就是我的事

——— 记恭城大枧村第一书记韦诗安

 

    □本报记者陈张 通讯员周智辉 王松

    2018年4月,韦诗安作为恭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派驻大枧村的第一书记走马上任。上任以来,他扎扎实实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真正把贫困户的事、贫困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获得了大枧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圆了贫困户的新房梦

    驻贫困村第一书记责任重大。出发前,恭城财政局局长黄润松要求韦诗安一定要严格驻村纪律,扎实抓好、抓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大枧村有12个自然村屯700多户人家,人口2400多人;其中在册贫困户163户,人口568人。韦诗安上任后发现,不少在册贫困户要求纳入政府危房改造的呼声较高,而稳固住房是“两不愁三保障”整村脱贫摘帽必须达到的硬性指标。为此,韦诗安梳理出60户作为2019年前务必完成的危房改造对象。为了力求公平、公正,他积极配合镇城建办、扶贫办将该年度参与危房改造的户主名单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发现,年届70-80岁高龄的茅坪屯特困供养人员张廷保、张廷任、张廷松兄弟3人不仅无劳动力、无资金建房,就连配套资金也无力支付。当看到他们3人还居住在上世纪60年代的土坯房里,房子倒塌面积达60%以上时,韦诗安心急如焚。2018年8月,韦诗安买上酒菜来到张廷松家,将张廷保、张廷任召集起来共进晚餐,为他们宣讲政府危房改造政策,随后又带他们到邻村参观特困供养人员的样板房,统一了他们3人的建房思想。一套以每人建占地面积40平方米(含厨房、储物间)稳固住房方案出台,该方案要建房人与承建方、政府三方签署协议,资金由政府掌控,承建方按合同约定负责施工建设,房屋建成验收后,政府直接将工程款划拨至工程承建方。经过40多天的紧张施工,当年10月中旬,韦诗安与村干部、结对帮扶人一道,为张廷保、张廷任、张廷松3位老人入住新房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张廷松老人激动地握住韦诗安的手说:“是你的操劳,忙前跑后,才让我们兄弟3人圆了新房梦。”

    短短两年时间,大枧村就有60户人家获危房改造政策扶持。深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倾注了韦诗安的心血。

    鼓起贫困村的钱袋子

    多年来,大枧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仅1万多元,基本属于空壳村。2018年初,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能为大枧村获得3万元收入,但是,项目单一,村里不好掌控,无发展空间。

    为了让大枧村集体有硬性增收项目,韦诗安通过调研发现肉牛养殖是一项可以掌控、发展空间大、效益显著的项目。为此,他主动出击,与市内一家肉牛养殖企业负责人联系,达成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养殖模式。按约定公司提供建栏资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种牛、保价回收商品肉牛,合同文书于去年1月全面实施,一期工程投资30万元获得上级立项支持,并很快划拨到位,18头商品肉牛于去年4月底顺利进场。经过8个月的精心饲养,商品肉牛由原来每头250公斤,增长到记者采访时的600多公斤。

    采访中,韦诗安透露,商品肉牛只要管理得当,按照市场价格推算,每头商品肉牛出栏时的毛收入6000元已不成问题。

    2019年12月,大枧村肉牛养殖二期工程正式启动,20万元项目资金已争取到位,按计划,牛场规模将在2020年内扩大到存栏肉牛60头,该村肉牛养殖正在向年毛收入30万元的目标迈进。在村委集体牛场的带动下,大枧村有10多户农户发展家庭肉牛养殖,养殖规模达5-10头。

    2018年,大枧村19户63人实现脱贫;2019年又有73户235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66%。在韦诗安等人的努力下,大枧村正成为有目共睹的希望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