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我市开幕

 

    8日,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现场与会代表聆听大会讲话。记者李凯 摄

    本报讯(记者庄盈 谭熙)12月8日,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我市开幕。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老挝驻南宁总领事维拉萨·宋蓬,泰国驻南宁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以及桂林市政协主席陈丽华等市四家班子领导出席开幕式。

    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联邦部长吴昂哥、泰国文化部部长易提蓬·坤本发表视频致辞。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主持开幕式。

    据了解,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本届论坛,旨在推广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探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融合发展的形式及路径,展望中国与东盟开展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的愿景,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张旭在致辞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坚定的历史责任,也把它作为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东盟是对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具活力的地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方愿同东盟国家携起手来,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为保护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中国—东盟文化的共同繁荣,为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齐心协力,共同前进。

    范晓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西大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形成了系统完备、特色鲜明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是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我们希望通过本届论坛,不仅交流展示中国与东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秀成果,同时在电影作品、文艺创作、艺术教育等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构建文化旅游领域开放合作的新平台、新空间、新业态,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力量。

    陈德海说,推广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探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及路径,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事业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将继续关注广西,宣传广西,支持广西,为推动广西与东盟十国的友好交流牵针引线,铺路架桥。中心愿与东盟和中国各界朋友一道,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做出不懈努力。

    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刘曙光,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张军,老挝琅勃拉邦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副主任森通·略扬,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何培斌,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广西博物馆副馆长、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熊昭明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来自中国、东盟各国文化部门、中国—东盟中心及东盟各国驻华使领馆的嘉宾共24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了论坛大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