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版:读桂·周游[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御窑瓷器耀华夏

■霍无非 文/摄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27日    来源:桂林晚报

  修复展出的明青花瓷缸(背后是修复前的巨幅图片)
  如果说China这个英文词汇的意思是“中国”,那么催生者首推赣北瓷都景德镇。到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不能不去。它不动声色地处于车水马龙、商业兴旺的老城区珠山路,自古就是繁华处。从清代瓷器绘图看出,那时看相、茶局、命馆、宴会、风水半仙等行当围绕御窑厂,招牌五花八门,附近还有县衙,监管窑务的“景德司”等官府机构。如今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御窑厂正门,具有徽派建筑特征,如果不是挂着“御窑厂”的匾额,很容易误认为是旧日的官贾府第。
  进了门,里面豁然开朗。一眼古井砌于门后大路中央,宽敞笔直的石板路向北延伸。以这条路为界,窑址内主要有两处工场,路东制坯,路西烧瓷,似分又连。明代的制坯工场相对狭窄,墙脚残瓷,碎渣满缸,几百年前的坊间通道依稀可辨。对面的南麓窑炉,缓坡地势,场面宏阔,远瞧白花花一片,为历朝历代留下的烧痕,下面才是小半截暗红的窑炉。
  窑址旁有座佑陶灵祠,里面供奉的不是神灵,而是一位叫童宾的普通窑工。他何以受此膜拜?这得回溯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潘相督造青花大龙缸,久未烧成,于是鞭笞加害众窑工。有压迫就有反抗,性子刚强的童宾,纵身跳入火窑自焚,以示抗议,工友悲愤,闹起工潮。为平息事态,官府不得不在厂区为童宾立祠,授其“风火仙”尊号,风波才算告一段落。以后,窑工点火烧窑前,都要入祠祭拜童宾,企望烧出好瓷,渐成行规。
  明瓷由红釉元瓷演变而来,永乐青花、成化斗彩、嘉靖五彩等,是明瓷的佼佼者。外号“蟋蟀皇帝”朱瞻基的蟋蟀罐儿,物件虽小,也是御窑厂的扛鼎之作。一件瓷器的制成,大致需经过采石、练土、配彩、造钵、修模、制坯、上釉、入窑、烧坯、开窑等二十多道工序,环环相扣,才能烧出上好成品。御窑集雄厚财力物力、技术力量为一炉,在所有官窑民窑中首屈一指。即使这样,精品亦有限,一旦出现残次品,明代基本上是全部打碎,就地掩埋倾倒,不使其流入民间。清代的做法有所不同,清初承明制,雍正年贮存次品,不再捣毁,到乾隆年,可将次品变价处理,以补御窑的部分成本支出。故而在御窑厂内,土中的残瓷碎片,砖石瓦砾经挖掘整理,比比皆是,层层叠加,朝代更迭的痕迹历历在目。
  即使是残次品,也凝结着古代工匠们的血汗,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为了让几近湮没的瓷器瑰宝重放异彩,需对出土的散碎瓷片进行遴选、拼接、粘和、修复。这是费时费工的繁琐活,靠的是经验和耐性。在御窑厂的陈列室,展示着各种烧瓷工具和拼接成型的明清瓷器,一只明正统年制的青花云龙纹大缸置于显著位置,那卷如烈焰的祥云,利爪鳞身的长龙,威风凛凛,动感十足,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乃是能工巧匠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实在用不上的碎瓷片,铺成数条小径,也别致奇特。
  不止残瓷,路边还整齐地摞着不少完整的烧瓷用具,其中就有匣钵。烧瓷与烧砖不同,要小心翼翼地把坯装入匣钵烧,不可裸烧。匣钵形状不一,扁圆形的装碟,圆柱形的装瓶,一般每窑要烧一昼夜才成,有了匣钵,等同陶坯有了“护身符”。
  徜徉于御窑厂的窑棚祠亭,快走到尽头时,见一座塔形阁楼迎面而立。它砖木结构,黄瓦红墙,楼高六层,是御窑厂的最高建筑龙珠阁,几经修建,据说它的周边还埋藏着不少古瓷遗存。问一位老者,龙珠阁干啥用的?答复是古代存放成品瓷器之处。现时已不贮瓷,成了当地的标志建筑。
  拾级而上,缓步登阁,内里场面恢弘,精巧完整的清代御窑厂微缩景观,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古今陶瓷,看来龙珠阁仍具有展示的功能。
  登上阁顶,凭栏眺望,墙外成片的仿古瓦房密密匝匝,幽深蜿蜒,古时窑工在此沿窑而居,真是“一览众山小”啊。是的,瓷器虽小,格局却大,光耀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