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特别报道

04版:特别报道

05版:特别报道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特别报道

10版:特别报道

11版:特别报道

12版:特别报道

13版:本市·民生

14版:教育专版

15版:广告

17版:小记者周刊

18版:小记者周刊

19版:小记者周刊

20版:小记者周刊

21版:小记者周刊

22版:小记者周刊

23版:小记者周刊

24版:小记者周刊

25版:小记者周刊

26版:小记者周刊

27版:小记者周刊

28版:小记者周刊

29版:小记者周刊

30版:小记者周刊

31版:小记者周刊

32版:小记者周刊

返回 2021年07月02日

寻回我的童真时光

桂林晚报      2021年07月02日     
  听爸爸妈妈说我小时候很调皮,但又很可爱,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往日的记忆如金屑遗落在时间的沙滩上,怎么也拾不起来。
  一位好同学告诉我,从古诗里可以找回自己的童年,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我恍然大悟,终于有办法找回自己的童真了。孩提时代的生活童真十足,趣味盎然,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疑惑。
  “为什么呢”成了我的口头禅,于是乎想起了“客从何处来”的出处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候玩到有兴致时最怕大人打扰,正如“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还有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里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学种瓜的新鲜事。更新鲜的事是用竹圈蜘蛛网来捕捉蜻蜓,十有八九成功。这自然而然地又让我想起了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有时候一下子玩捉迷藏,一下子玩“过家家”,模仿大人抱“娃娃”,过日子。正如唐·施肩吾《幼女词》里描写的:“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可以说是一本正经,滑稽可爱。
  很多古诗里展现出天真烂漫的童年稚趣,或聪明伶俐,或懵懂可爱,呈现出童年生动有趣、顽皮活泼、天真率性的画面,体现出儿童充满童趣的创造力。我在古诗里终于找回了我幼时的童真和稚气。这种遗落千年的童趣正是我们小时候最真切的写照与掠影。旷野、绿草、蝉声、牧童、蓑衣、皓月,像一幅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在如今繁重的学业里感到一丝轻松。能够继续保持那份童真,守护自己纯真的心灵,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坚信自己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始终做到不改初心,自强不息,带着我找回来的童真走向远方。

临桂中学 盛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