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归田园居》描绘的景象,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野夫、乡绅、士子、达官贵人,心中始终有一缕归乡野、居田园的情结。 多少人,曾感叹“误落尘网中,一去30年”,在城市打拼久了,想远离喧嚣繁杂,寻求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安居乐业。 若按人生阶段来看,人通常在20-40岁创业,这个阶段无所畏惧,什么都去尝试,努力拼搏,积累财富;而到了40来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这时宜选择一份合适的事业,把前二三十年创造的财富稳固下来。 这个事业的选择要考虑两方面价值,一方面是经济价值,这个事业是能有不错收益的;另一方面是精神价值,所做之业,能实现个人生活品质。 在大河坊文创老村南面,漓江上游东岸,就有一片院子区域,这里,宜居、宜业,是归田园、返自然上佳之地。在大河坊置业,不是说要去做多大的产业,而是在休闲中工作,在工作中休闲,所描绘的状态是,此时的人们已经衣食无忧了,其次还希望能有些个人的精神追求。 在大河坊,做院子民宿,是一个选择。大河坊项目发起人刘军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自己有个想法,想通过大河坊这个项目,让来桂林旅游的人们的观念,达成从“来桂林观光”到“来桂林开家民宿”的转变。 而做院子民宿,大河坊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大河坊所在地,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村,村中还有300多年历史的码头。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大河坊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内涵,保留了乡村原貌与文化。同时,利用村边沿江自然资源,打造生态绿道,让民宿沉浸于乡野、大朴自然之中。随着手作工坊、文创产业的引入,在大河坊,体验到的是本源的生活,就像古人一样,是靠双手和智慧过日子。 “固定租金模式不是我们想的方向,我们希望来大河坊固业的人们形成的是合伙人的概念。首先这个业态是你所想的,跟你有关系,你喜欢。不动产是你的,合伙人可以自己找也可我们帮你牵线,总归是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大河坊,做一个你在桂林的安稳旅居地。” “我们希望人们在大河坊是守业或者说是固业的状态,此时的工作状态不需要像年轻时那样没日没夜地努力拼搏,人生的后期安居大河坊,是一种半休闲的状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方式匹配,有向往的生活品质,也能通过这里的产品经营,保障后半生的经济收入。”大河坊相关负责人说道。 陈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