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就像是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时代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照出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位于桂林火车站附近的南站市场是我市较早的一批集贸市场之一。在近年我市坚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南站市场进行了市场软硬件升级工作,完成了“超市化”市场建设;同时,努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实现“超市化”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效应。 昨天,记者来到南站市场内看到,整个市场敞亮、通透、分类有序,地面均采用了防滑水磨石铺就,时刻干爽,没有湿漉漉的粘腻脚感,空气中也没有异味。每个摊位都拥有独立的垃圾桶,摊点上的物品码得整整齐齐。市场周边的卫生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还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部门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劝导,保证不文明行为不再出现。对于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以及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市场管理方也落实管理责任,保证市民能够有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 记者了解到,南站市场占地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共两层,一楼摊位175个、门面31间,二楼家具经营户58户,市场内从业人员约580人。摊点多、人流量大、面积大,该如何实现保洁和秩序的常态化?“以创城为契机,促使传统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敦促经营户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建立市场保洁和有序经营的长效机制。”南站市场运营方负责人胡兆鑫这么总结到。 胡兆鑫说,经过摸索,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创城经验”。按照要求,市场内每个摊位(商户)都要配备抹布、扫帚、簸箕、拖把及两个垃圾桶开展门前三包。13位清洁员每天7:00-13:00、13:00-19:00分两班到每一个摊位上收垃圾,避免经营户在自行倒垃圾的途中产生新的垃圾。同时利用“小喇叭”反复播送创城相关内容,开展文明经营、文明行为、规范服务、消防安全等主题培训,让经营户自觉树立文明经营、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南站市场的“齐、洁、美”,也离不开包联单位市纪委及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力支持。每天轮班值守,巡逻劝导不文明经营现象,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工作。创城百日攻坚战号角吹响后,市场内穿着制服、戴着红袖套、拿着钳子随时准备拾取垃圾的工作人员多了起来,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市场里的风景线。 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了创城之后。如今,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仍然把对南站市场的监管落实到个人,对市场进行常态化管理,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延续下去。“我们将继续保持常抓不懈的态势,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对市场周边继续投入人力,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工作,当好创城工作的排头兵。”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象山所副所长廖会德表示。 记者庄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