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口田:一个有金山银井的古村落

 

    塘口田村金银盆古井

    留存至今的老商铺

    ■杨迪忠/文 阳著文/摄

    塘口田村隶属兴安县白石乡塘口村委,距兴安县城28公里,距白石乡政府3公里,兴安县城经过白石至漠川的水泥公路从村前通过。在清代,塘口田属于东乡四都一甲和十甲。民国以前,这里是漠川河流域翻过盘古岭通往高尚、桂林的古商道,而塘口田村就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交通便利,亦耕亦商,自古繁盛。

    塘口田村坐北朝南,海洋山绵延环抱,背靠金盘岭,南面狮子山,东邻三友村委,西接鳌头村委,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是兴安县著名的传统村落,已被列入第二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大得像一口塘的古井

    塘口田村现在主要有唐、李、刘、余四大姓氏,有6个村民小组,共计1500余人。李姓为塘口田村第一大姓,其始祖是湖南东安县的木匠,于清朝康熙年间最先到塘口田落脚。唐、刘、余三姓祖先后来。唐姓有两支,一支始祖因为往来于湘桂古商道经营水酒生意,于道光年间从湖南郴州迁来塘口田定居;另一支唐姓于清光绪年间从今三友村委山背村搬来于此。刘氏和余氏始祖自清道光年间从湖南永州火烧桥搬来,刘家最先以织土纱布为业,是比较富裕的家族。数百年来,多姓村民和睦相处,共建家园,塘口田已经繁衍发展成了白石乡最大的村庄。

    笔者曾多次造访塘口田村。每次到村子,笔者都把车停放在大古井边的球场里。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井水边洗洗手,然后掬几口清澈甘甜的井水,解渴,爽心。大井周围用石头和水泥俢砌,方方正正;下井的码头、井池,都用青石板铺就,水井中间,还有平桥可走,十分方便。这是笔者所见兴安县最大的古井之一。这井有些奇怪,一半水清幽,一半水浑浊。村民告诉我,这井叫金银盆井,色黄的一边就是金盆井,水清的一边叫银盆井。几个长型池子的水,都从有青石围边的银井流出,依次分为饮用、洗菜、洗衣、洗杂物四个长型大水池。水很清,摇曳的茂盛水草,游来游去的小鱼,都清晰可见。

    每次来塘口田,都会看见井边蹲着一排农妇,她们一边洗衣洗菜,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派和睦景象。这一次,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大嫂见我走进井里,就笑着跟我说:“我们村这井水好,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洗衣服洗菜都很舒服。井水不深,夏天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水池里戏水玩耍。”据村干部介绍,以前村里饮水全靠这口井,大家都来挑水回家用,或来这里洗东西。现在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洗衣洗菜还是喜欢来这里,这是传统习惯了。

    塘口田的古井为什么一边冒出来的是浑水,而另一边冒出来的是清水呢?村民没有谁能解释。查乾隆和道光年间《兴安县志》,不见金银盆井的记载,但有“占泉”记录:“占泉,在县东五十里塘口田,泉水洁清,纵横数丈,溉田可数百亩。大雨不浊,浊则里中不宁。里人占泉以卜,休咎。”这个记载,好像与塘口田传说先民用井水灭火用塘口镇魔一说相呼应,也是对井水清浊的历史解释。

    留存至今的古民居和老商铺

    从村口进入村中,首先看见的就是大古井和沿井塘边修建的一排老商铺。有窗口式柜台的,也有大门板铺面式的,一个铺面侧墙上还留有字号,墨书“余记裕新昌”。不知它们具体是何时修建的,但是距今一两百年历史,应该没有问题。这是塘口田作为湘桂古商道上一个重要贸易村落的历史文物见证。据村里老人说,民国以前,塘口田就是一个小集市,与白石鳌头集市、高圩集市形成三点一线,是从盘古岭至桂林古商道的必经之路。三个圩日错开,方便白石洞周边村民往来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每当塘口田逢圩日,村民将自己种的或收购来的农副产品及小吃食品摆在自家门前,外村的人就摆在街道两边,前来挑选购买的乡民络绎不绝。那时,塘口田有两样东西比较有名声,那就是土酒和水豆腐,它们都是取银盆的井水,用祖传的传统工艺酿造和制作。水酒香醇甘甜,醉也不上头;豆腐纯白细腻,口感独特,吃了还想吃。

    塘口田的古民居有30余座,现保存比较好的还有10来座,都还有人在居住,以刘姓李姓居多。这些房屋原是大户人家修建的,砖木混合结构,砖墙十分厚实与稳固,基础用青条石砌筑几行,然后青砖到顶或用鹅卵石砌成,比一般的屋墙宽厚。马头墙或二叠或三叠,很有气势。一些门槛、石墩、门额、窗户、石础等,有十分精美的雕花图案。房屋里面全是杉木穿斗式结构,有三进阔三间,或五进阔三间,大门有开设在侧面,也有设在正面,但以侧面设门的为多。

    重放异彩的金山殿和庙会

    在塘口田村东北一千米左右,有一山名狮子山,其金山殿和庙会闻名遐迩。据乾隆年《兴安县志》记载:“金山殿在县东五十五里塘口田,宋时创建。山形如狮,殿立狮腰,白石洞八排乡人共祀,其神显赫,与琼瑶九龙二殿并。狮口有岩产硝,人莫敢採。间有盗取,非殒即病。”由此看来,这金山殿历史悠久,是与琼瑶殿、九龙殿齐名的兴安县三大名殿之一,而且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018年,笔者应邀到金山殿调研其庙会活动。老支书唐朝福介绍,金山殿是桂北湘南道教活动频繁的场所之一,供奉金广福王菩萨。金山殿历时八百余年,经历数次战火和人为毁坏,又数次重修。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当地及湘桂两省道士的积极筹划下,金山殿做了一次大修大建,把金山殿扩建成上下两殿,正殿左侧建有婆婆殿,右侧建有云雨殿,左右建有横屋,前建大门头,旁建一宝塔,门头以下建有300余米的台阶,总建筑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工匠多来自湖南、江西,有十余人,耗时三年。大殿建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香烟缭绕,名声远扬。

    每年农历十月十八、十九、二十日三天,为金山殿之庙会。期间除了烧香拜佛,还有民间戏曲演出和斗画眉鸟会等活动,湖南南边几个县,兴安和桂林周边几个县的信士商客纷纷前来,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庙会上有耍杂耍的,有唱大戏的,有卖各种吃食的,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到庙里烧香求愿的香客,也是络绎不绝。这三天庙会,让塘口田人比过年还忙,比办喜事还热闹和快乐!

    如今的金山殿是2012年农历10月重建而成,当地百姓出钱出力,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建有正殿及偏殿各1座,门楼1座,建筑面积达450余平方米,并立捐款功德碑八块。沉寂50多年的金山殿,从此又大放异彩。

    近几年来,塘口田村民大力发展葡萄、辣椒、甜玉米、马蹄等种植业,日子越过越好。而作为广西自治区级的传统村落,古井、古树、古建筑、古民俗等,是塘口田历史文化的基本构成与独特资源。随着国家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塘口田村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机遇。塘口田村正在规划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项目,利用悠久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着力打造“桂北老家”乡村旅游,积极融入大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浪潮。

    我们相信,一个有金山银井之地的塘口田,在新的时代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神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