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北冲村

 

    北冲村航拍图  王战飞 摄

    村里的舂糍粑碓臼 黄宝生 摄

    ■黄宝生

    近年每逢年关,市民们喜欢呼朋唤友到西北郊杀年猪舂糍粑。笔者也曾到过那里一家农户,品尝柴火烧的“三鲜粉”,味道奇鲜。没人留意,这个村与村里那个广西最高的烹饪学府有何关系;更没人留意,这个村背后那些“舌尖上”的往事。

    这个村,就是北冲村。

    北冲村,系秀峰区甲山街道新立村委的自然村。该村位于桂林市西北,东接叠彩区九华社区,南连桥头村,西望筌塘村,北靠矮山塘村。该村南有庙山、马鞍山和芙蓉山,西临桃花江和光明山,景色秀丽。

    北冲村原名叫“柏枝村”,清朝中期演化为“北冲村”。该村现约有94户470人,以龙姓为最大姓,占全村一半人口;第二是蔡姓,有30多户;其他是石姓、伍姓、秦姓。龙姓先祖,从湖南零陵(今永州)迁来。过去,北冲村有句“口头禅”叫“三多”:“进士举人厨师多,山多水多豆腐多,寨子树木比房多。”

    1、北冲村与烹饪饮食有不解之缘

    进入村里,只见一栋栋高楼下,林木蓊郁,古树参天。谁家出了进士举人,村民大都记不起了,只记得村边的挑水池遗落一块甲石,记载了武举人叫蔡文达,是位列广西第48名举人。他的老宅,门前有套马桩,考取功名后,并未出去做官,仍然在村里“捡牛粪”。

    然而,记忆中北冲人与“烹饪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首先,该村村民善于养殖,这里鸡鸭鱼肉物产丰富。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村就被征用为桂林市食品服务公司基地,专业养殖生产大量生猪、行鸡、活鸭、鲜鱼,供应全市人民的副食品需求,养什么都“活色生香”,为烹饪饮食奠定美味食材。二是村民无师自通,历来“盛产”厨师。三是广西烹饪学校诞生于此,这是一所研究和培训烹饪文化的学府,许多学生从这里走出桂林,成为“名厨”。

    村里有个土岭,叫砂子岭。岭并不大,为砾石土,干燥不存水,为龙脉所在。故辟为该村祖坟地。岭下有座老桥,桥边有座古墓,墓碑很大,青石料做的。相传它是清朝一名武官的墓,武官却不是本村人。这名武官生前与龙氏家族十分要好,本想联姻本村女子,可龙家族人担心与朝廷命官联姻,将来惹事会诛连九族,所以无人敢去攀附这门亲事。这位武官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非要死后葬在砂子岭下。村里人觉得来一名武官,葬在祖坟边上也未尝不可,利用武官护卫家族祖坟,保佑世代平安。百年来,这座官坟虽然多次被盗,但坟冢从未塌陷;岭下的老桥,历经多次洪水也未损毁。

    砂子岭像一块荷叶地,从未被洪水淹没。岭上建了烹饪学校,岭下百亩良田,稻谷飘香,水塘种藕得藕,养鱼得鱼,村里人磨豆腐做美食,生活自给自足。

    2、北冲人做过李宗仁“私厨”

    北冲人,多数姓龙,没人说得清与厨子有何关系。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华民族的烹饪鼻祖,叫伊尹,先当厨师后当中华第一相——— 商朝宰相。有趣的是,伊尹与龙有缘。出生地有一条巨型天然石龙,“龙”的繁体字写法与他的出生地“莘”有关。如果说,姓龙的都会做菜,一定是牵强附会。

    然而,北冲村的龙姓家族,确实出了一些厨师。民国时,桂林城的“桂林酒家”、“同来馆”很有名,厨师出自北冲。另一家老字号餐馆,叫“美丽川”,两位主厨也来自北冲村。桂系军阀的大佬李宗仁、李品仙的“私厨”,都用的是北冲村人;广西画坛巨擘阳太阳的私人厨师,也是北冲村人。北冲人会炒菜,在桂林就传开了。所以,坊间有“北冲御厨”的雅号。

    李宗仁的“私厨”叫龙连寿,他身材魁梧,为人豪爽,喜欢开玩笑,三言两语把人“怼”住,村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喊“马老板”。在桂林话里喊“马老板”,是吃空子、占便宜的意思。龙连寿能为代总统做饭,不是一般角色,决不敢在李宗仁面前占便宜。他粗中有细,善于察言观色,发现李宗仁和夫人平日在南京最爱吃“罗汉观斋”、“素什锦”、“八仙鸽蛋”等素菜。因此,他变着法子做一些口味清淡的素菜,尤其喜欢做桂林家乡菜的素食。有一天他想起一道家乡菜,先将黄喉焯熟,起锅滑油把葱姜蒜爆香,再放入黄喉、红绿辣椒翻炒,撒入胡椒粉和盐调味,最后放入芹菜快速炒匀出锅。李宗仁品尝后啧啧称好。戎马之余,李宗仁尝遍了各地山珍海味,最让他留恋的还是“马老板”用桂林本土食材制作的“桂林菜”。

    见李宗仁的厨师好,桂系大佬李品仙也聘用了龙连寿的胞弟龙荣彬做“私厨”。村里的蔡昌斌、蔡隆飞,也做过李宗仁的“私厨”,在桂系的伏波山警备司令部煮过饭。

    3、桂林名菜馆活跃着北冲厨师身影

    美丽川菜馆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民国时是桂林最负盛名的高档酒楼。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宴请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桂林文艺界为大剧作家田汉四十岁生日做寿,桂林美协欢迎大画家叶浅予和大舞蹈家戴爱莲夫妇等等,无不在美丽川举行。

    原来美丽川的主厨是正宗川菜大师傅,北冲人蔡五六、龙世珍来当学徒,他们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得了师傅“真经”。因时局动乱,大师傅离开桂林。年纪稍长的蔡五六接过“掌勺”当主厨,龙世珍当助手,撑起了美丽川的门面。他们把最拿手的好菜“三喜临门”演绎得炉火纯青:鸡肚里填鸽子,鸽肚里填鹌鹑,鹌鹑肚里再填香菇、肉末,清蒸出来汤鲜味美。“一胎三命”的珍馐,名噪一时。北冲厨师,由此在桂林美食界声名鹊起。

    解放后,北冲的厨师们沉寂了一段时间;到了上世纪60年代,阳朔碧莲峰酒家,为了满足接待上级和来宾需要,挖来在阳太阳家做“私厨”的北冲人龙荣俊当主厨。村委老书记龙家强告诉笔者,龙荣俊的名声真正火起来,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桂林市食品服务公司要解决一批知青返城就业,成立了知青服务公司,选在繁华地段的解放东路,开了一家名叫独秀饭店的餐馆。公司经理请来了北冲村“两条龙”做主厨,一条是“直龙”,身板挺直的是龙荣俊;一条是“弯龙”,驼背罗锅的是龙五一。两人做了分工,“直龙”管灶上,就是掌锅、炒菜;“弯龙”管油锅、蒸笼。他们主打“酒席”,将桂林菜肴当中的“十大碗”推陈出新,把“桂林欢喜”、“荔浦扣肉”、“腰果虾仁”、“蓑衣炸蛋”、“双冬鱿鱼”、“爆炒爽肚”等菜肴做得老少皆欢,很快风靡桂林城。一时间,桂林人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一定以到独秀饭店宴宾为荣。每天80~120桌,顾客盈门。正应了桂林童谣唱的:“桂林有台十大碗,鸡鸭鱼肉麻直砍,客人见了笑歪嘴,娃仔紧在桌边转,姑子吃得嘴流油,嫂子累得喊满满,一地骨头狗打抢。”

    北冲人,对桂林饮食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