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经济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堂食恢复十余天 餐饮“回春”仍有时

 

    部分餐馆设有隔离桌。

    文化宫一家轻食店内,部分市民正在用餐。

    上周六天气晴好,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桂林的部分商圈也活跃了起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被按下暂停键的餐饮店也在近期陆续开放了堂食。

    日前,记者走访了桂林多家餐饮店了解到,堂食恢复后,餐饮店的客流和营业额逐步“回血”,但目前的情况还不太乐观。尽管各餐饮店都采取了相关的消杀和防护措施,但不少市民对外出就餐仍持观望态度。

    1、米粉店、快餐店基本恢复堂食

    半个月前,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虽然桂林一些米粉店、快餐店已经开放了堂食,但仍有部分小型餐饮店暂不能堂食。上周末,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目前这类餐饮店基本已恢复了堂食服务。

    29日,记者在施家园一家米粉店看到,店里已经开放了堂食,但餐位比以前有所减少。老板黎先生告诉记者,2月25日店里恢复营业,但直到3月28日才开放堂食。

    他表示,恢复堂食后,比起打包,这两天大多数顾客都更愿意在店里嗦粉。但为了控制店内人数,他也只摆出了一半的桌椅,避免人群聚集。“上周六天气比较好,店里的人就多一点,周日下雨基本就没什么顾客,虽然愿意在外面吃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现在的客流大概也只有疫情前的三分之一。”

    依仁路上一家米粉店也在一周前恢复了堂食,除了米粉之外,该店还在午餐及晚餐时间提供快餐。29日下午6点,店内仅有四五位客人在店里用餐,店员表示,目前各个时段的顾客都不多。

    “以前早餐时段,店里都是坐满的,买粉也要排队,但现在顾客都是稀稀拉拉的。”他表示,恢复堂食后,虽然选择堂食的顾客增多了,但打包的人变少了,整体客流和营业额没有明显变化。“顾客比以前少了八成左右,店里每天只用安排几个人上班就够了。”

    吾悦广场一家连锁快餐店的店长介绍,16日店里开始恢复堂食了,但仅开放了9个位置,也只有极少数顾客愿意堂食。上周一店内所有区域均开放堂食后,顾客逐渐增多,目前的客流约恢复到疫情前的一半。

    他表示,除了检测体温、定时消杀、在餐盘上放置“放心卡”之外,店里的餐具包装也进行了一些改良。“之前我们的吸管是放在吸管盒中让顾客自行取用的,现在每支吸管都有单独包装,随餐配给顾客。”

    广场内一家面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随着堂食恢复,店里的顾客比只做外卖时有所增加。“我们是疫情期间才上线外卖的,现在的外卖量和前段时间差不多,但堂食的人增多了,我们也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来吸引顾客。”

    2、饮品店营业额恢复较快

    上周末,记者来到市中心文化宫,此处的奶茶店均已开放堂食,每家店里都有市民正在歇脚。

    一家奶茶店的店长秦先生告诉记者,20日店里开放了部分区域接待堂食顾客,上周五起店铺全面开放。

    “虽然全店都能坐人,但为了控制人数,我们撤掉了部分桌椅,每张小圆桌也只配了两张椅子,防止人员过密。”秦先生说,如果天气晴好,店里的客流能达到疫情前的80%左右,下雨天则达到以前的一半。他表示,堂食恢复后,约有一半的顾客会选择堂食,而外卖订单则比疫情前增多。“我们店的营业额算是恢复得比较快的,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百单,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单,现在多数顾客会选择‘自助点单’,以免扎堆排队。”

    另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一直以来,店里打包和外卖的订单都多于堂食的,所以“不能堂食”对店里的营业额影响不是特别大。不过,开放堂食十几天以来,店里的营业额也增加了不少。“也还是有一些客人走累了想到店里坐坐的,恢复堂食对营业额肯定也有帮助,现在营业额一直在增加,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三分之二了。”

    此外,一些除了饮品还提供简餐的轻食店在恢复堂食后,营业额也有明显提高。29日下午,记者看到文化宫一家轻食店里也有六七桌客人正在用餐。

    据店员介绍,店铺14日恢复堂食,起初只开放了一部分座位,现在已全店开放。“恢复堂食前我们只做外卖,但销量很低,我们店的顾客80%以上都会选择堂食,所以开放堂食对营业额很有帮助,现在已经恢复了六七成。”

    3、部分大众餐饮店营业额仍低迷

    上周五,家住毅峰路的刘先生和朋友下了两个月以来的第二次馆子。“我去的店里顾客并不多,上座率可能也就一半,不过旁边一家火锅店的生意倒是不错,店外还有人排队等座。”

    他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开始在外吃饭了,但他和朋友约饭的频率还是比以前低了很多。“虽然恢复了堂食,但很多人还是觉得能在家吃就在家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桂林不少大众餐饮店的营业额仍然低迷。解放西路上一家连锁饭店的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门店21日恢复堂食,目前的客流和营业额仅为疫情前的20%左右。“我们开放了三分之二的位置,但根本坐不满,上周六天气不错,是我们开放堂食以来顾客最多的一天了,但比起以前也还差得远。”

    同一条路上的另一家连锁饭店,营业情况同样也不太好,店员唐女士表示,恢复堂食以来,顾客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只有十几桌,少的时候一天仅四五桌。“以前一天的营业额就有六七千块,现在只有一两千块,到店买成品菜的客人还是比堂食的多,随着越来越多的餐馆可以堂食,我们的外卖量也比之前少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依仁路上一家火锅店,与半个月前相比,店里开放的座位更多了,但客人却没有明显增多。

    “疫情发生后,店里的生意受天气影响更大,天气好店里的人就多一些,天气不好几乎没什么人会出来吃饭。”店员陈女士表示,目前晚餐的营业额约恢复了五成,但午餐营业额仅恢复了一两成。“我了解到火锅店可能恢复得还算不错的,一些家常菜馆的生意可能更差,有些都倒闭了。”

    记者发现,除了检测体温、扫码出入场、消杀等措施之外,不少大众餐饮店还提供了公筷、公勺、餐箱等。

    张女士表示,目前店里的餐具不像之前那样摆放在桌面上,而是每桌配备餐箱,顾客就坐后可自行拿取。“现在每道菜也都会配公筷或公勺,更加卫生。”

    临桂一家连锁火锅店的店员表示,恢复堂食后,顾客大约恢复到以前的一半左右。为了让就餐环境更安全,店内会按照一定间隔设置隔离桌,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4、餐饮企业或可创新发展理念

    虽然堂食恢复后,各餐饮店已经开始慢慢“回血”,但很多从业者均认为,想要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和营业额也许还要较长时间。

    陈女士说,尽管已全店开放堂食,晚餐营业额也已经恢复了一半,但目前的营业额比起半个月前并没有大幅增长。“以前我们店里有很多游客或是大学生,但现在这两个群体几乎没有,顾客基本都是本地人,而且这段时间很多市民的收入也因为疫情受到了影响。”

    桂林市餐饮烹饪协会秘书长吕昌林表示,餐饮行业要恢复到疫情前的经营状况需要一个过程,不太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现在市民从严格的隔离中走出来到外面吃饭,可能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适应之后会进入正常的消费模式,但不太可能有爆发性增长。”

    他表示,目前桂林确实有部分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只恢复到疫情前的一两成,正在承受着租金和人工费用的巨大压力,企业可创新发展理念。“我们之前也探讨过‘餐饮+’的发展模式,比如‘餐饮+房地产’,双方可以实现共赢,目前桂林已经有餐饮品牌实现了这种模式,这对增强餐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一定帮助。”

    他告诉记者,餐饮企业还可以在自身上进行创新,例如将菜品做成产品式、便捷式的,在线上线下都能销售。在他看来,疫情过后,消费者对用餐环境、用餐形式的诉求可能会更高。“行业内也正在探讨今后的用餐形式是否会朝着‘有距离的’、‘分餐制’等方向改变,如果企业能够找准正确的方向,疫情后也许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记者唐霁云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