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说话”
正在悄悄毁掉代际关系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都说了多少次了,你还是这样!”“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你还知道回家呀?都几点了?”“刚才跟谁在一起?为什么不接电话?”“我找得到还要你找?”“你自己不会看吗?”
这样的对话,每一天都能听到。明明是关心,却总不好好表达,听上去像责备。“不好好说话”,几乎成了大多数家庭中的日常顽疾。越是疏远的关系,越彬彬有礼;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随心所欲。正话反说、习惯性的打击和否定、暗讽挖苦、故意揶揄,有时候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在悄悄毁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为什么在家庭关系、代际关系中“有话好说”这么难?本期《亲缘》,聚焦“中国式不好好说话”的各种案例,同时邀请了专家给大家支招。让家庭中的对话不要成为“武器”与“盾牌”,而是成为凝聚人心的“粘合剂”。
这些,都是“中国式不好好说话”的典型
日前,一个女生在微博上的吐槽,引发了网友的共鸣。事情很简单,女生的母亲托人从海外代购了食品。由于不认识英文,想要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帮忙看看这些产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保质期多久。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女儿很快就给出了翻译答案:“包装上只有‘赏味期在8月底前’,没有写具体的日期。”母亲追问了几句后,很不悦地说“亏你还是专业的,连这个都看不出”。女儿很委屈地想辩解几句,没想到母亲又去请教了女儿的男朋友,同样也是一位英语系在读学生。男孩的翻译和女生一样,但男孩重点向母亲解释了赏味期、生产日期、保质期之间的区别。女孩的母亲连连称赞男生,并在女孩面前说:“我就知道他比你专业学得好。你就是不行。”女孩很不服气,于是母女俩就争执了起来。女孩很委屈:“为什么每次我妈都不信任我?”母亲也振振有词:“我敢说大部分中国老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赏味期。翻译就是要说人话。”激烈的争执过后,女孩在网上表示再也不会帮妈妈任何忙,尤其是翻译这块。
看似一件家庭中的小事,为何会引发他人的共鸣?原因在于母女俩之间的对话实在太过于耳熟。“亏你还是……”“为什么每次……”“你就是不行”“我就知道……”这样的句式,如同一支射过来的利箭,让人听了立马就本能地想要反击。
无独有偶,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家和父母的日常对话。每次他伸手帮助父母端汤,母亲总是叮嘱他说:“你小心点,别搞洒了。”如果他没有搞洒,母亲就会说:“哟,这次居然没弄洒哦。”如果洒出来了一点,母亲就会说:“你看看,我就知道你会弄洒。”这样的对话持续几次后,孩子再也不伸手帮忙端汤了。
“不好好说话”还发生在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场景:找东西。孩子找不到东西问父母,父母会说“我怎么知道,又不在我手上”,或者“我要找得到还让你帮找干嘛?”有个网友说,童年的时候经常不知道妈妈把东西放哪里,一问妈妈,妈妈就会很不耐烦甚至有的时候很暴躁地回复:“来,东西在我手上,你来看。”这样的对话,导致了孩子后来什么也不敢问,哪怕是长大了遇到困难,也不好意思向他人寻求帮助,宁愿自己麻烦点摸索,也从来不问别人。
《人物》杂志在两年前,做过一期“不好好说话实录”,在这篇文章里,超过600个网友分享了自己家中的“不好好说话”案例,留言字数超过了10万字。他们有的还是在校生,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已经为人父母。毫无疑问,家庭关系中,父母或者伴侣长期“不好好说话”,给他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在所有案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反问句小能手”:“地板这么脏,你就不知道擦擦?”“都几点了还不做饭?”“这样行不行你心里没点数吗?”“不然呢?”要不然就是以各种正话反说来表示关心。比如有家庭成员不好好吃饭,明明是关心,说出来却成了:“饿出病来别找我”,“我没空带你去医院看病”;有家庭成员不慎出了小小的车祸,家里人普遍说的第一句话是:“走路为什么不小心点?”“谁让你不看路?”
谦虚使人进步。受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不少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生怕鼓励、肯定孩子就会让孩子骄傲自满,于是就采取了“习惯性打击否定式育儿法“:“你真不如那谁谁谁……”“你考得这么差还看电视”“我看你考不考得上高中都难说”“你就不是读书这块料”“这次考得不错啊,作弊了没有?”
有网友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真相:当家里有一个人“不好好说话”时,一家人都不会“好好说话”。尤其是原生家庭中,父母不好好说话,孩子为人父母后,在中伤别人的那一刻,他/她突然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孩童时期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从有记忆以来,我经常听到父母彼此用反问来回答对方。‘难道’、‘不是’、‘你还’、‘你真’,这些都是我家常常听到的词。小的时候我觉得听着很难受。长大了以后,我才发现这种说话方式有多伤人。面对年幼的弟弟,我总是恶语相向,说完了才感到后悔。当弟弟长大后,也成为了这样说话的人,我觉得真的很讽刺。”
别觉得小题大做,语言真的会伤人!
在做这期选题前,很多人表示深受家庭中“不好好说话”之苦,也有不少人觉得是“小题大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都是被批评、被反问、被打击过来的吗?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越亲密越不用客气,客气反而显得关系生分了。况且,语言真的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
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帕雷夏·伊文斯在《语言虐待》一书里写道,语言虐待(Verbal abuse)也是一种暴力。而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博士Ethan做了一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人在受到语言攻击时,神经系统会感受到疼痛,与被殴打时肉体的疼痛一致。古代也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说法。
与显性的伤害不同,来自语言的暴力更隐蔽,因此它也很少能被及时察觉到。无论是语言的施暴者,还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往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意识到语言可以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攻击他人的“武器”。
长期处在“不好好说话”的家庭关系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因此带上负能量。在不少家庭中,母亲常常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经常正话反说,用揶揄、讽刺来表达对其他人的关爱,长期下来,其他家庭成员会逐渐忘记“刀子嘴”后的“豆腐心”,原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知不觉地开始互相伤害。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社会工作师、家庭成长指导师,绘画心理分析师,国际NLP执行师和国际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心理学)蒋桂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举了很多“中国式不好好说话”的案例。比如,夫妻俩明明是担心对方回家太晚,说出口的是:“你又去哪里鬼混了?刚才打你那么多个电话怎么不接?跟谁在一起?”在一串连环炮的输出下,对方并没有感受到伴侣的关心,反而是因为遭受质疑,想立即反击回去。在一个考了99分的孩子拿回成绩单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班有几个考100分的?考99分的有几个,能排到第几?你考99分,还有一分去哪里了?”丝毫没有感受到孩子考了不错的分数,想要父母肯定与夸奖的心情。久而久之,夫妻之间感情淡薄,孩子也变得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成长中的故事。
如何建立家庭中合适的“语言模式”?
在采访中,有人分享了一个身边的小故事:这是一对结婚十余年的夫妻。两人日常对话中,几乎都是以商量、建议的口吻来说话,并且大量使用“请”“谢谢”“麻烦了”“辛苦了”这样的词语。初听,觉得这两人说话像是教科书上的对话,过于客气到“不像一家人”。但夫妻俩并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们长期保持着这样的说话模式,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蒋桂香指出,在日常家庭关系中,想建立令人舒适的语言模式,首先就要少用“破坏式”语言,多用“建设性”语言。反问句属于“破坏式”语言,比如对孩子说“你为什么没考好?”、对伴侣说“你怎么总是不接电话”。而“建设性”的语言,多半都是能够激发正向情绪的。比如,面对没考好的孩子,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次怎么能考好。”比如孩子学了一会儿,就要出去玩了,“破坏性”的语言是:“怎么才学一会儿就出去玩了?这也叫学习吗?”“建设性”的语言则是:“你刚才认认真真学习了15分钟,太棒了,下一次也要坚持。”
其次,少用否定的词语。“你总是”“你不要”“你怎么又”,这样的词语都是否定式的。在心理学上,人的潜意识里总会自动抹去负面、否定的词语。很多人反映,跟家庭成员讲话,讲了很多遍都听不进去。原因就是讲话者本身就很喜欢在交流的时候频繁、反复使用否定词。比如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很多家长下意识地就跟孩子说:“你不要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而这些否定词,被孩子的潜意识自动过滤掉了,孩子听到的指令实际上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长此以往,孩子就暗示自己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再比如说,对伴侣说“你不要放太多盐!”伴侣听到的也是“放太多盐”,从而产生记忆链接。
那么,不用否定词语该如何交流呢?蒋桂香建议说,大家可以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仍旧以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为例,家长可以说:“关掉电视,写作业,写完了再看,一次只做一件事”即可。
再次,所有的家庭成员应当意识到,家的维系与组成,本源是爱。因为爱,本无血缘关系的夫妻才会走到一起,缔结关系。因此,家庭成员需要带着爱、理解、接纳的心态来相处。日常交流中,不仅仅要注意语言本身,更要注意说话时的表情与语调,是瞪着眼、愤怒地注视,还是温和地看着对方,以平缓地语调交流。这些都是决定语言交流质量和结果的因素。
最后,语言作为家风建设中的一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本身习惯于互相质问、互相指责,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会习得这样的语言习惯,并且倾向于自己受到委屈,就去指责他人。在家庭中,讲道理是最无用的一种方式,孩子不会从说教中学会正确、适当的语言模式。他们更可能从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父母彼此如何相处、父母如何和长辈相处的日常点滴中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