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烈日下那一抹“铁路黄”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11日    来源:桂林日报

  铁路调车长指挥机车进行连挂车辆作业。
  铁路连结员正在进行拧紧车辆人力制动机作业。
  桂林工务段综合维修车间对铁路大机进行运前检查。
  线路工看道,主要看线路的高低平顺。
  铁路列尾作业员正在给车辆安装列尾装置。
  铁路连结员严格落实调车车辆牵出时双人双台标准。
□本报记者苏展 见习记者廖非凡 通讯员郑长贤 李国星/文 记者苏展/摄
  2022年暑运过半,铁路客货运量与桂林的天气一同进入了高温模式。今年暑运,桂林火车站(包括桂林、桂林北、桂林西、三江南、阳朔、恭城6个站)预计发送旅客255.0万人次,日均4.1万人次,同比增长16.1%。虽然每年暑运的客流都在变化,但不变的是,365天如一日坚守在安全生产一线的那一抹“铁路黄”。
  8月9日下午3时,烈日灼空,桂林西站普速列车场热浪翻涌,一趟趟装载有粮食、啤酒、石膏、石粉等货物的列车在此地解编重组,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周忠军是普速场的一名列尾作业员,他的工作是在货物列车最后一节车厢安装列尾装置。“列尾装置是用于实时监测列车风压的安全设备,若遇到列车制动软管出现漏风、列车制动力不足等意外时,它就会马上发出警报,提醒司机及时处置。其原理,跟医生通过测量血压值判断人是否健康一样。”周忠军一边测试列尾装置性能一边介绍。
  没过几分钟,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周忠军手中的活,他接到了一个工作指令。周忠军麻利地穿上黄马甲,别上对讲机,戴好草帽和手套,从备用柜里取出列尾装置,一头扎进热浪中,朝到发场方向赶去。而当他回来时,淡黄色的黄马甲被汗水浸染成了深黄色,紧贴后背,跟出门前判若两样。“现在我们列尾岗点都是一个人作业,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忙碌的时候一天要出去十五六趟,步行距离超过10公里。”周忠军一边往回走一边说道。
  烈日吐火舌,普速场好似一个巨大蒸笼。一列牵引着三十多节货物车厢的列车沿着钢轨向前行进。在机车头,调车长郑斌抓着扶手,笔直挺立,目视前方,神情专注。“暑运期间,普速场每天大约到发1500节货物车厢,我们需要根据货物类别或去向,把车厢解编重组,送到要出发的站场或者需要装卸货物的股道,任务十分繁重。”郑斌告诉记者,像最近这样的高温天,车体经过炙烤跟铁板烧没啥区别,打个鸡蛋上去都能煎熟。为了确保作业安全,他和同事们需要“全副武装”,胶鞋、手套、安全扣、长袖外套,缺一不可。而这一套下来,人的体感温度就更是“火上添油”了。
  站场里的“铁路黄”坚持着“高温挑战”,而铁路线上的“黄”也没闲着。在湘桂线大溪河至塘堡区间,每天凌晨4点半,桂林工务段永福线路车间的线路工们就要出工了。之所以这么早,是因为他们要尽量避开车流高峰,同时避开高温,抢抓时间对线路进行日常养护。周泉在这个班组已经6年,他告诉记者,这个班组15人,每天需要对管辖的13公里路段进行日常维修保养,无论刮风下雨,暑运或是春运,他们都要按时完成作业,保障线路安全。因为出工时间早,工作地点远离市区,大部分工友都是住在工区。
  暑运期间,桂林火车站每天发送旅客4万多人次。每一趟列车安全抵达的背后都离不开“铁路黄”的默默坚守。铁路人一件件被汗水浸湿的黄工服就是假日期间我们旅途安全的最强“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