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月”养生要点:保正气 防湿邪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04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吃了端午粽、洗了艾叶澡、看了龙舟竞渡后,我们就进入了民间说的“毒五月”。
在这个高温、多雨、百虫滋生、疫病多发的季节,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养生?在很多人传统观念中,要活血就用三七粉,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如何巧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中药材,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本期《养生》,我们邀请到了桂林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唐刚健来给大家讲讲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养生理念。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已传觞。”又是一年端午至,小窗外的木槿花已经繁茂,站在水旁,能嗅到幽幽的芦花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芒种时节前后,又称端阳,与春节、清明、中秋并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由于处于“中夏”,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也是高温、梅雨、病毒肆、百虫生、瘟疫易发的时段。因此,民间将端午所在的农历五月称为“毒五月”。
古人很注重端午前后的养生。饮雄黄酒,挂艾叶与菖蒲,沐浴兰汤,佩戴白术、苍术香囊等,中国人用大自然赐予的时令之物,接受并消释疫病和灾祸,古人的智慧和浪漫由此可见一斑。端午,也被视为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时至今日,在传承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段,科学地开展养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四月开始,桂林进入了漫长梅雨季和南风天时段。端午过后,气温进一步升高,加上湿度大、南风天空气阻滞,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感冒、咳喘,肠胃疾病以及皮肤病、风湿关节炎等。人体疲累,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那么,如何在“毒五月”科学地开展养生呢?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条件,但人体的正气不足才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在养生观中,我们应该尽量从增强肌体正气和防止邪气入侵两方面入手。唐院长建议大家记住这一时期的“养生六字诀”:保正气、防湿邪。同时,养生的要义在于“未病先防”,即便还没有出现生病征兆,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防治起来,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保正气、防湿邪”的重要环节就是主动发汗、预防感冒。民间有句谚语“吃了端午粽,才把寒衣送”,意思是端午前,气温反复不定,还有凉意。而今年是广西71年以来最清凉的5月,气温上上下下,加上连续降雨,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端午过后,也要警惕受凉,及时增减衣物,同时关注风疹、风湿症、汗斑、湿疹、香港脚、湿性皮肤病等季节性疾病。出汗是一个很好的祛湿办法,建议大家每天在空余时间开展户外运动,适当发汗,加速肌体新陈代谢。
端午后,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长期睡不足,也会损伤机体的阳气。因此建议大家保持午睡习惯,但切忌午睡采用坐姿,即趴在桌上睡觉。一来无法消除身体的疲劳感,二来还会导致头晕、耳鸣、腿软、视线模糊、面色苍白等大脑缺血、缺氧、眼压增高等健康问题。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切忌睡醒立即起床,以醒来躺卧10分钟再起身为宜。
肺被称为“娇脏”,顾名思义是很娇弱的脏器。中医认为,“天气通于肺”,由于肺部直接吸入外界空气,因此容易被疫疠邪气入侵,因此,在“毒五月”我们要重视肺脏的养生调护。除了严格落实常态化的防疫措施,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保护脾肺之气。《千金要方》里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养生论》里也说:“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热也。”意思就是在炎热的夏季,日常饮食中不必吃太多苦味的食物,一定要多吃点儿辛味的食物。这样可避免心气偏亢(中医认为苦味人心),有助于补益肺气(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心火不亢,肺气平和)。
节气小名片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大忙”的季节。夏收、播种、灌溉施肥,到处都是丰收和劳动的喜悦!芒种过后气温会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炎炎夏日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