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荔浦修仁:有一帮仍然热爱桂剧的老人

 

    老年协会的成员在给李忠铭化妆。

    桂剧“红霓光”表演现场

    □本报记者汤世亮 通讯员谢齐珠 文/摄

    10月25日下午,位于荔浦市修仁镇建陵老街的粤东会馆热闹了起来。修仁镇建陵老年协会的40多名老人聚在一起,唱起了他们年轻时候热爱的桂剧,欢度九九重阳节。

    “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李忠铭是当天登台表演桂剧年龄最大的演员。当天他吃完午饭就从箱底拿出自己保存了30多年的戏服,来到粤东会馆化妆。当天他上台表演的桂剧《红霓光》,是他16岁时首次登台表演的曲目。

    “以前日子苦,没有时间去唱戏,现在日子好了,又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李忠铭笑着说。1951年,年仅15岁的李忠铭开始在地方组织的业余剧团学习桂剧和文场。据他介绍,修仁镇建陵街的桂剧和广西文场流传已久,其最兴盛时期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之后,广西文场泰斗金紫臣大师到当时的修仁县传授广西文场曲艺,在修仁掀起了学文场、唱文场的高潮。

    “那时候粤东会馆可以说每天是唱戏不断。”79岁的练业忠是修仁夕阳红文场联社的负责人,空余时间他跟镇上的老年朋友还经常上台唱戏。“现在唱戏的人少了,连看戏的地方都没有了。”说起修仁曾经辉煌的广西文场和桂剧表演,练业忠不胜唏嘘。据他介绍,如今他们唱戏的地方粤东会馆,原来是桂剧和广西文场演出的主要场所,可容纳几百人看戏。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目前粤东会馆只剩下大殿,正门及两侧厢楼、耳房、天井坪、大戏台均遭破坏,加上后来的改建,已经面目全非了。如今的粤东会馆成了修仁建陵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在此下棋、聊天、唱戏,乐此不疲。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桂剧和广西文场面临青黄不接、可能失传的危险。为了抢救广西文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光大传承下去,荔浦加大了保护力度。2004年,练业忠、何远鸿等人在建陵街成立了“修仁文场联社”。由于修仁人文底蕴深厚,喜欢文场的民众较多,也执着热忱,除了“修仁文场联社”外,随后又成立有夕阳红文场社(现称荣琴文场社)。文场社利用双休日晚上弹唱学习,所排练的《仙境怎比我桂林》、《人在春光享太平》、《盘花》等节目参加市、县曲艺大赛均获较好名次。

    “我们现在是自娱自乐,场面不能跟以前相比了。”李忠铭告诉记者,文革前修仁镇会唱戏的艺人有四五十人,看戏学戏的人很多,每逢粤东会馆有大戏,都是一票难求,满城空巷。而如今,夕阳红文场社唱戏的人平均年龄都已60多岁,演员青黄不接,看戏的人也没有了热情。李忠铭有意将自己唱戏的本领传给自己的5个儿女,怎奈没有一个人愿意学。他直言,桂林传统戏剧辉煌的岁月已一去不返了,自己年纪大了,这次或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登台唱戏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