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刘赵城 展开信笺,郑重地落笔,满满三页信纸,仿佛仍有道不完的话。9月11日这天,秀峰区秀峰街道棠梓巷66岁退休居民俸雪琴拿着写好的信来到邮局,与邮递员再三确认了送达的时间后,将信郑重地投入了邮筒里。 市民俸雪琴寄出的是给市委书记赵乐秦的一封信,信中所讲述的全是创城以来她和邻居们的生活新变化。信中写道:“赵书记,您知道吗,创城给我们带来了新变化。所以,今天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写封信给您。向您说说心里话和创城为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这一切还得从俸雪琴生活了20多年的棠梓巷居民楼说起,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共有7栋居民楼近300户1000多人。因为长期以来无物业、无门卫、无保洁,小区里路面坑洼、道路积水、楼道昏暗,居民生活有太多的不便,令大家烦恼不断甚至影响到邻里和谐。 但这一切都随着创城的深入开展有了新的变化:巷子里新铺了柏油路面,所有楼栋墙面从一楼到顶楼都刷得白白净净,有的还披上了“彩衣”。楼道的灯也亮了,一盏盏的“星星点灯”,照亮了夜归人的路途。最让俸雪琴感到宽慰的是,从前小区里的电单车都停放在一楼楼道,车主乱拉电线充电。每天晚上住在高层的居民都忧心忡忡,怕埋下火灾隐患。乱停放的电单车也给楼栋里的老人出行带来了不便。如今,社区特意划出了电单车停放处,还安装了便民充电桩,既解决居民停车和充电需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居民夜里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俸雪琴说,创城不仅“管地”,还“管天”,如今居民楼的空调水管基本上都实现了改装下地。这样,路过居民楼下就再也不用担心头上的“毛毛雨”了。棠梓巷附近的乐群市场,是居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作为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乐群市场现在干净整洁,进去鞋子不带一点水,买完菜还是清清爽爽。” 不仅“菜篮子”里有文明,树蔸下也有文明。唐淑玲、谢丽、黄伯玲、朱杰是俸雪琴的好友,每逢周末大家都会到俸雪琴家里聚一聚。“一路走过来,路面都好干净。树蔸下增设了烟头收集器,乱扔烟头的现象没有了。”唐淑玲说,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定期打扫卫生的身影,齐、洁、美已成城市常态。 看着身边的种种变化,让俸雪琴和邻居们感到心情舒畅,不住地为创城点赞:创城不仅让城市更宜居,更让文明的萌芽在市民心中扎下了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遛狗不牵绳、闯红灯以及车辆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都得到了遏制。“身边的小美好,都是创城带来的,也是创城给居民带来的最大的实惠。我们热爱桂林,也一定会用实际行动为桂林增辉!” 在信的末尾,俸雪琴和街坊邻里热情地发出了邀请。“尽管我们现在还是无物业管理小区,但风貌大不一样了。我们经常举办‘百姓家风大讲堂’油茶会,大家聚在一起聊家常、话文明,和和美美。希望赵书记有空能来看看,喝碗油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