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新军 近年来,桂林市林科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深入开展“党旗护绿·科技务农”党建品牌创建实践,把品牌创建与林业科技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抓实服务队伍、精准服务、长效机制等各项工作,编密了一张林业科技“服务网”,提升了党建品牌的公信力,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加油助力。 练好服务“基本功”提升对外服务本领 打铁必须自身硬。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来服务贫困林农是林科所党支部一直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该支部着力在强队伍、优服务上下功夫,组建了一支由18名党员组成的林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综合运用“集中学”“实地学”“竞赛学”等模式开展党员教育,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各类政策理论文章,通过“晒分数”“晒积分”等方式,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内生动力。 组织开展“红色书香”“智慧课堂”“专家领学”等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林业技术现场实训,全面提高党员科技队伍的服务林农能力。围绕“周五党日+”、“三会一课”,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警示教育、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夯实机关党建基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专家领学”活动。由专家带头讲课,组织党员参与,把学习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业务水平。开展“现场讲学”活动。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现场实训。对党员干部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实训,重点提高干部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瞄准林农“需求靶”实施科技精准服务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市林科所党支部在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双带示范”活动,把林业科技传递给林农,全面服务我市林业产业促脱贫工作。 开展“群众定制”活动,围绕林农意愿和市场需求,每年初采取问卷调查、调查走访、现场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调研活动,根据群众需求来“定制”服务,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套餐”。品牌创建以来,支部每年按林农需求制订培训计划30余场,实现了科技服务的供需匹配。截至目前,该支部围绕油茶、杉木、毛竹、特色中药材等产业开展了40多期科技精准帮扶培训,帮扶贫困村超过20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余项。每年累计服务贫困户逾1000人次。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庖田村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176户609人。2018年该村引进“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创建了油茶基地。但由于缺乏经营油茶林的管理技术,种植户的种植信心不足,参与合作社的热情不高。市林科所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该村开展了科技结对帮扶,组织油茶种植户开展了系统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培训。 此外,每年在油茶的关键养护节点,还定期组织党员专家进行技术跟踪服务,让油茶种植户掌握实用的管理技术。两年多来,该村贫困户的种植积极性不断增高,村里的良种油茶种植面积已达900亩,贫困户通过到基地务工的方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同时油茶丰产后,全村176户贫困户609个贫困人口都将会从基地的分红中受益,稳步提高收入水平。 编密科技“服务网”建立品牌长效机制 近年来,市林科所党支部对党建品牌创建实施长效管理,已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性、程序化和操作性强的服务林农机制,定期开展林业科技服务。 开展“科技共享”活动,争做林业技术的“服务先锋”。定期组织生态种植培训。结合“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等活动,组织党员开展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树种推广种植,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定期开展科技服务推广。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到龙胜、灌阳、资源、全州等县开展了20余次有关油茶、杉木等经济林的技术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开展精准扶贫服务。深入扶贫点,针对贫困户的科技需求解决科技问题,开展实地科技扶贫服务,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尤其是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该支部的党员科技队伍没有停歇科技帮扶的脚步,及时采取电话、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林户,对他们的生产给予技术服务,及时指导复工复产,受到了大量林农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