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一晒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变化

 

    福隆园城中村片区改造后。

    福隆园城中村片区改造前。(图片由七星区委宣传部提供)

    西门市场水产区经过整治焕然一新。记者徐莹波 摄

    西门市场水产区改造前杂乱无章。通讯员陆伟方 摄

    丽中路17号外墙改造后。记者韦莎妮娜 摄

    丽中路17号外墙改造前。通讯员宾运连 摄

    改造后的宁远小区,乱搭建广告牌被清除,增设了健身器材,平整了路面。(图片由象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改造前的宁远小区。

    改造后的三里店路口,渠化路口代替了大圆盘,南北畅通,整洁有序。通讯员张琳 摄

    改造前的三里店路口。通讯员张琳 摄

    香江小区楼房外墙改造后画上了精美的墙绘。记者徐莹波 摄

    香江小区楼房外墙改造前。通讯员陆伟方 摄

    乐群市场鸡鸭行改造前十分破旧。通讯员蔡召雄 供图

    改造后的乐群市场鸡鸭行。记者徐莹波 摄

    市中心广场地面经过修复后,更大气美观整洁。 记者徐莹波 摄

    市中心广场地面在修复前多处严重破损。通讯员蔡召雄 供图

    创城的鼓点,越来越响,越来越密。而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发生着。

    农贸市场乱停乱放的车辆变得井然有序;原来杂物胡乱堆放的商铺门前变得干净整齐;一幢幢高楼大厦亮起炫彩霓虹将夜空照亮;公交车上的公益广告传达着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越来越多的便民设施出现在社区、街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上街头……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创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城市环境还是出行秩序,无论是用餐习惯还是生活质量,这些改变或小或大,都在促进着这座城市的文明进步。

    “一图胜千言”,今天,我们通过同一个地点的新旧图片对比,并采访变化的见证者,从他们的眼里,用老百姓的视角,晒一晒创城带给我们身边的新变化。

    创城让市场提质更提“秩”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唐文睿

    地点:西门市场

    见证人:水产区海鲜经营户李继荣

    “现在西门市场的管理比以前规范多了,乱摆乱卖乱搭建少了,市场里道路宽了,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生意也更好了,都积极主动地维护市场环境卫生。”西门市场水产区海鲜经营户李继荣说。

    近日,记者来到西门市场看到,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出入口宽敞明亮,市场内升级了排水设施,使得地面干爽洁净;保洁人员不断巡逻,在清扫的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保洁;摊主们不时整理自己的摊位,主动把掉落在地上的菜叶、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里。

    西门市场是我市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农贸市场,历来存在路面脏乱差、商户违章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也是我市创城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点位。李继荣告诉记者,在过去,水产区脏乱差现象尤为严重,大家的货物乱摆,甚至堆放在通道上,导致市场内特别拥挤。有的经营户把水乱倒,市场里污水横流,即使是大晴天,地面也总是湿漉漉的,市民进来购买水产品时,经常会把鞋子弄脏。特别是在夏天,到处臭气熏天,经营环境非常恶劣。

    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近期,我市对西门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该市场的包联单位市贸促会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助力市场改造提升:新施划了黄线,各经营户不得超线经营;排水沟上新装了雨水篦,避免垃圾流入沟内导致堵塞;新增了10台吹地机,确保地面干爽;组织开展“文明商户”评比活动,向市场商户发放垃圾桶、垃圾袋等保洁物资,发放印有创城文明提示语的纸巾近千盒,并向维护遵守市场管理规范的商户颁发奖品予以鼓励。

    李继荣说:“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将更加积极地支持创城、参与创城。”

    居民楼脱下“百衲衣”穿“新衣裳”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地点:丽中路17号

    见证人:居民伍阿姨

    丽中路17号,是位于秀峰区丽君街道丽君社区的一幢居民楼。因为建设年代已久,外墙墙皮风化破损严重,远远望去,就像是楼栋披着一件“百衲衣”。更让人担忧的是,下雨天有时墙皮还会脱落掉下来,给过路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创城为民、创城靠民、创城惠民。在创城冲刺阶段,我市相关部门倾听民声,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7月开始,秀峰区协调辖区住建部门及相关施工单位,对部分老旧小区开展立面改造,着重解决“无物管、无业委会、无维修基金”的“三无”建筑房屋渗水、外墙脱落等问题。总投资40万元,改造时长约为半个月,改造面积将近1500平方米。其中,丽中路17号1单元、丽中路26号1单元、丽中路16号2单元及丽中路12号2单元均已改造完毕。

    看着白净如新、光滑平展的外墙,老住户伍阿姨忍不住伸出大拇指点赞:“原来外墙这一面靠着人行道,我们走过的时候,好怕挨砸到;又漏水,很不方便。现在政府出钱帮我们修好了,我们很感谢政府。”

    创城百日攻坚战打响以来,短短三个月时间内,秀峰区先后对榕湖社区、百梓社区、乐群社区、篦子园社区、九岗岭社区、丽狮社区、丽君社区、飞凤社区等10余个社区的墙面进行了改造美化。截至8月中旬,共粉刷墙面约12万平方米,创作文明墙绘4500多平方米。如今,我市大多数老旧小区的居民楼都穿上了“新衣裳”,有的甚至还披上了志愿者们一笔一画精心绘制的“彩装”,成了居民家门口的文明新风尚宣传新阵地。

    “三不管”小区成了“幸福之家”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地点:雉山社区宁远小区

    见证人:居民李奶奶

    “以前小区里只能散散步,坐在石礅上下下棋。现在小区里多了好多健身器材,大人孩子都喜欢捣腾玩耍。”“我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电单车挨偷电瓶,买一个丢一个。现在有了安保,再也不用担心了。”在南门街道雉山社区宁远小区,居民见到记者来采访,个个都打开了话匣子。

    由于无专业物业企业管理、无建设主体单位管理、无业主委员会管理,大家都把像宁远小区这样的小区叫做“三不管”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宁远小区是一个典型的无物业管理小区。为把创城工作向纵深推进,象山区、南门街道对宁远小区实施了综合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地下管网通了,路面平了,灯也亮了,监控也像“第三只眼”,时刻紧盯可疑情况。小区的环境好了,居民邻里的关系也更亲密了。

    住在宁远小区的李奶奶年事已高,眼花耳背,但这阻止不了她下楼跟邻里们扯家常的热情。“我们小区现在仍然是无物业管理小区,但我们有居民自治。现在政府帮我们把硬件搞上去了,大家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记者从象山区相关部门了解到,第六轮创城工作开展以来,象山区已投入数千万元,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无物业管理小区的各种难点、问题正逐一被攻克。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颜值”、“内涵”都大大提升,变成了居民口中的“幸福之家”。

    “城中村”变成了“城中景”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地点:福隆园城中村

    见证人:上关村村民卢德山

    从惹人嫌弃的“脏乱差”到人人羡慕的“江景房”,福隆园城中村片区上关村村民卢德山,都不敢想象自己的生活还能发生这样的变化。

    城中村历来是创城工作中的难点。福隆园城中村片区位于漓江之畔,坐拥黄金江岸线,却一度因脏乱差备受诟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七星区对福隆园城中村片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造,并借创城之东风,不断完善该片区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这一片区面村民的生活美如诗、甜如蜜。

    记者来到卢德山的四层小洋房,雕花小窗,推开便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江面。“我享受的是‘一户一宅’的安置政策,我家有400平方米,其中二、三、四楼分别为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1楼为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你再看看周围的环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洋楼连着排过去。出门没几步就可以到江边。”卢德山说,村里很多村民都跟他一样,“泥腿子”上了岸,住进小洋楼,还开起了小卖部,生活别提多滋润了。“以前,外面的人笑话我们住在脏乱差的城中村,现在好多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羡慕。尤其是创城以来,村里的容貌又上了一个台阶。路面更干净,垃圾也实现了分类有序投放。以往,天一热蚊蝇就会围着垃圾桶乱飞,现在环境好了,走过垃圾桶都没有闻到异味了。”

    环境塑造习惯。让卢德山高兴的是,村容村貌好起来后,很多村民都会自发维护公共环境。创城以来,大家二话不说,都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去。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从“要我创城”到“我要创城”,村民们的观念在扭转,觉悟在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举止也文雅了起来。

    起居入画中,排闼送青来。当文明的触角从闹市延伸到村庄,“城中村”便成为了“城中景”。

    无物业小区变舒适了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唐文睿

    地点:象山区金竹社区香江小区

    见证人:小区居民安仲训

    “创城为我们小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车辆规范停放,楼道和楼房外墙变得美观了。我们在这里住得更舒适了。”安仲训说。

    香江小区是一个无物业小区,安仲训在这里已居住了10多年。他说,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物业管理,小区内环境脏乱差,楼道里蜘蛛网和小广告非常多,有的住户还把杂物和废弃物堆放在楼道里,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形成了消防安全隐患。由于缺乏物业管理,小区外的一些人将汽车乱停放在小区内,导致小区非常拥挤,很多业主也找不到地方停车。另外,小区楼房墙面和楼道破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小区的房价。

    针对香江小区的情况,小区包联单位和金竹社区密切合作,组织居民协商引进了相关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小区停车位。同时,小区包联单位还以开展“周五党日+创城”“清洁家园、助力创城”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组织志愿者和居民一道对小区环境进行大整治,清除绿化带杂草和卫生死角,清理楼道小广告、蜘蛛网和杂物,重新施划停车线,要求大家在线内停放车辆……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社区的环境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金竹社区还在香江小区积极打造“楼道文化”,将一面面斑驳的墙皮粉刷一新;联合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师生,对小区各个楼道和外墙的墙体进行彩绘,结合文明家风的主题,将一面面白墙变成了艺术作品,就像一道风景线,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

    安仲训说:“创城为我们小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大家进进出出都能感受到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为桂林创城工点赞。”

    菜市变得像超市了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唐文睿

    地点:乐群市场

    见证人:鸡鸭行经营户秦付娥

    “经过创城期间的改造提升,乐群市场变得宽敞明亮了,管理更规范了,很多市民来买菜时都说这里的环境大变样,要为市场管理方点赞。”秦付娥说。

    秦付娥介绍,在过去,乐群市场是典型的脏乱差菜市,虽然位于市中心,但更像城乡结合部的菜市。这里水产区污水横流,市民和商户经过时易摔跤;鸡鸭行臭气熏天,售卖和宰杀区混在一起;整个市场里光线也不好,棚顶上到处挂着蜘蛛网。

    围绕创城工作部署,在市国资委的支持下,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投入创城经费85万元,从6月1日起对乐群市场的门头、地面、案台、天面、照明和公益广告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各区域还陆续进行了装修。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该中心还组织工作人员在市场内开展了大扫除。

    近日,记者在乐群市场看到,市场南侧和北侧入口处原本都没有门头,现在新做了门头,更醒目;招牌下方还设置了显示屏,一直滚动播出创城宣传标语。进入市场内部,鸡鸭行、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等各区域设置更合理;各摊位间隔合理,没有占道经营现象。市场原来的部分摊位被拆除了,新设置了一条宣传栏,除了创城宣传外,还设有市场平面图,清楚标注着各区域。水产区和鸡鸭行基本没有异味,一位经营户看到门前有些垃圾,立即进行了清扫。

    “如今,乐群市场的环境快赶上超市了。”秦付娥告诉记者,“根据市场规定,我们鸡鸭行把售卖区和宰杀区分隔开来,这样更干净,也可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市民买菜更加放心。”

    从大动脉“梗阻”到创城“红榜”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地点:三里店路口

    见证人:摄影师张琳

    2016年,颇具时代记忆的三里店大圆盘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视野开阔、南北畅通的渠化路口。我市第六轮创城启动后,作为七星区重要交通节点,三里店路口也在一次次提升完善中迎来蜕变。

    住在三里店附近的张琳是一名摄影师。她日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爬上周边建筑的最高层,在同一个角度架设机位,记录三里店路口的变迁。

    张琳说,她俯拍三里店路口的变化已有10余年,拍了数万张照片,仿佛一位忠实的记录者,将城市的变迁娓娓道来。张琳说,过去三里店路口人车混行,遇到上下班高峰期红绿灯等上几轮是常有的事。如今,路口清爽又通畅,人车井然有序,行人自觉走人行横道,机动车礼让行人。小小的路口,折射出了文明的进步。8月份,创城进入冲刺阶段后,三里店路口还新增设了非机动车等候区,新粉刷的斑马线、红色的等候区,在她俯拍的照片中显得格外整洁。

    在近期市创城有关部门发布的“红黑榜”中,三里店路口再一次名列“红榜”,成为各路口整治提升的范本。从大动脉“梗阻”到创城“红榜”,三里店路口的精彩蜕变,离不开有力的城市建设、“绣花”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许许多多创城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城市“会客厅”重现靓丽颜值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唐文睿

    地点:市中心广场

    见证人:中山路非机动车管理员王桂娇

    “市中心广场是桂林的‘会客厅’,但由于设施设备老化陈旧、破损严重,已影响到了桂林的城市形象。经过近期以来的改造提升,终于恢复了‘会客厅’原本应有的靓丽容颜。”王桂娇说。

    中心广场由于建设时间已有21年,花岗岩地砖断裂、破损、翘起较多,地面坑坑洼洼;而广场舞台上也有不少破损,给演出者造成困扰;广场周边的树池、栏杆、灯杆也出现破损和脱漆等现象,显得十分陈旧……

    王桂娇说,每到下雨天,广场上一些坑洼的地面就会积水,给行人造成不便。经常有一些外地游客说,“这个广场太破烂了”,严重影响了桂林城市形象。

    针对上述问题,围绕我市创城工作部署,中心广场包联单位积极支持桂林嘉信国际集团公司投入创城专项经费115万元,对市中心广场实施了改造升级:更换花岗岩地面700余平方米,局部小范围维修150余处,并对榕城路青石板地面进行了修复和更换;加强对广场的草坪、灌木进行日常修剪,并请园林工人对种植的银海枣树和棕榈树进行全面修剪,确保绿化景观更美观;对榕城路周边15个树池进行平整起翘、填铺卵石、围边刷漆。此外,广场还更新公益广告宣传57处,特别增加一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景观小品,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在灯光亮化方面,组织人员对广场100杆景观灯、700多个大灯罩进行了清洗更换,对高杆灯的外杆实施刷漆,并新增高杆灯12盏及打亮“桂林中心广场”六个招牌大字的射灯12盏。目前,广场灯光每晚全开全亮,呈现出迷人的夜景。

    王桂娇说:“现在的市中心广场变得更美,晚上也更亮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