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桂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恭城镇:儒家优秀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

 

    恭城文庙是目前广西保留下来规模最大的孔庙。

    关公节是恭城镇每年最盛大的传统节庆之一。

    恭城武庙

    周渭祠和湖南会馆鸟瞰

    核心阅读

    恭城镇,恭城瑶族自治县县治所在地,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早在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梁帝,分平乐地,置茶城县,此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建县之始,治所就在今恭城镇凤凰山下。唐武德四年(621年),茶城县更名为恭城县,隶属乐州,从此恭城一名沿用至今。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恭城县治由凤凰山下迁北乡龙渚市(今栗木镇上宅村大源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复迁旧址;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县治迁至黄牛岗,即如今恭城镇老街区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古代恭城镇区域狭小,仅有拱辰、太平、吉祥、兴隆、太和五条街道,但依托茶江发达的水运,商业十分繁荣。恭城镇内建有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多家会馆,这里还有文庙、武庙和周渭祠等承载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三大庙宇,成为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汉瑶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如今,承载了500多年历史的恭城镇“三庙一馆”古建筑群(“三庙”为文庙、武庙和周王庙,“一馆”是湖南会馆)仍保存完好,并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围绕着“三庙一馆”流传几百年的祭孔大典、关公节和周王庙会,将恭城镇当地崇文尚武、为官崇尚公正廉明的儒家优秀文化基因世代传承下来。

    □本报记者汤世亮 通讯员梁辉 文/摄

    恭城文武庙:庙宇承载的崇文尚武传统至今未衰

    说起恭城镇的古建筑,最知名的莫过于位于印山脚下的文武庙了。

    恭城文庙是广西目前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文庙。据了解,恭城文庙始建于1477年,是为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庙宇,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记者近日去庙里走了一圈,发现整座庙宇气势恢宏,整个建筑依山而建,逐层布置,显得庄严肃穆。

    讲解员告诉记者,如今供游客出入的状元门以前是不开的,来人都是由两边耳门出入,东向门叫礼门,西向门叫义路,门外立禁碑一块,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以示孔庙的庄严。正面是照壁,没有开大门。据说是有人中了状元,才在照壁中间开大门,称状元门。想从大门步入庙宇内的棂星门,非状元莫能。

    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群众游览,才把状元门打开了。跨过状元门就是棂星门。棂星门相传是汉高祖命祀棂星而移用于孔庙,以尊天者尊孔为本意。该门全用青石砌筑,上面刻有“棂星门”三个大字,还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浮雕。棂星门的六根大石柱顶端有六只小石狮互相对视着。过了棂星门便是泮池,又叫月池,料石砌就,周围以青石为栏,有石拱桥跨过池面,称状元桥,意为状元才能通过。桥面有一块刻有云纹浮雕的青石,为“青云直上”之意。由棂星门步上两层平台,便是大成门。大成门由十一扇组成,木质结构,门扇上镂空的花鸟虫鱼雕刻栩栩如生。大成门东面是名宦祠,西面是乡贤祠,是供奉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计有一百四十三个灵位。大成门后面是天井,前有宽大的平台,叫杏坛,又叫露坛,传说是孔子讲学的地方。露坛之上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坐像便安置在这里。孔子像的四周还有“四配”像,即颜子、曾子、子思子和孟子。整个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有砖柱十根,木柱十八根,大门十四扇,门窗、檐口均饰以木雕。屋面飞檐高翘,重檐歇山,脊施花饰,泥塑彩画,琉璃瓦盖,金碧辉煌。

    大成殿后是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殿堂。崇圣祠与大成殿在建筑构造上很讲究,大小高低有别。“崇圣祠纪念的是孔子的父祖,所以地基比大成殿高,但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又没有孔子那么卓著,所以崇圣祠最终的高度又不如大成殿。”讲解员说。

    出了孔庙,往西百米就是武庙了。武庙也称关帝庙,是供奉和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据史料记载,恭城武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重修,由戏台、雨亭、头门、正殿、后殿和两侧配殿组成,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据讲解员介绍,中国古代文庙和武庙通常是分开而建,而恭城武庙与文庙相距仅110米,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

    从外观看,武庙造型也比较另类。外观是一座下为硬山顶、上为歇山亭的二层楼阁,没有大门,只在两侧围墙各开有一个小门。据当地人介绍,武庙不开大门,主要是风水讲究,不然外面的气流直入破坏武庙的气场。

    从侧面进入武庙,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一个古戏台。据讲解员介绍,这个古戏台是过去节日演戏酬神的地方,台基由青石砌成,正中镶有《渭水访贤》《魁星点斗》《三顾茅芦》石刻三幅,台顶置斗八藻井,正中绘太极图饰,意味阴阳相济。脊上彩绘泥塑内涵丰富,栩栩如生,四条金柱直通顶层承托屋顶荷载,四角翼角挽天,造型奇巧,气势雄伟,建筑之精,令人叫绝。据传,戏台板下曾安放三十六口水缸,当台上敲锣打鼓时,声音由水缸从不同角度向上反射,集中在藻井中产生共鸣,可扩大音响,使声传十里之遥。

    武庙的正殿名曰“协天宫”,布局结构和脊上人物花草泥塑均为传统工艺,浪漫夸张。窗棂格扇镂空雕花,图案精美,巧夺天工。殿内的关羽塑像分为坐像和行像,最里边的是坐像,行像的两旁塑有关平、周仓、王甫、赵磊四辅将塑像。所有泥塑形象逼真,威严肃穆。神龛案花繁多,八仙雀替及前后风檐镂雕细致,琉璃瓦泛翠流金,整座殿宇装饰华丽,叹为观止。

    “既崇文,又尚武,先文后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恭城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秦保义说,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在恭城文武庙都得到了体现。

    “恭城文庙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很丰富,其中在我们本地影响最深的应该还是尊师重道的崇文传统。”秦保义说。秦保义告诉记者,中国古代文庙大都学宫一体,承载了祭祀和学校教化的双重功能,恭城文庙也是如此。尊儒祭孔风气的流行,客观上对当地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记载,恭城自古就有崇文传统,文庙门前有一副对联生动地写着:“庙殿归秀秀盈恭邑辈出文苑精英,文宫钟灵灵佑瑶鹏代有儒林志古”。北宋时期,官居监察御史的周渭对家乡的帮助之一,就是开发民智、兴办乡学。清光绪丁丑科举人王秉礼撰写的《重修文笔塔序》记载:“北宋中叶,别驾邹公浩曾谓,昭州四邑,唯恭城人士最多,自御史周公以来,力学知名,以决科入仕者不乏矣。”有学者统计,恭城光是明清两朝的士人就达479人,宋元两朝的进士也有27人,且多入仕途,最高者官至御史。科举作为旧时读书人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出路,也是一个家族兴盛的象征。秀才获得功名即可获得政府所赐的牌匾,如果能够成为举人或者进士,更能立牌坊彰显全族荣耀。所以在恭城,培养读书人往往是一个家族全族的大事。由文庙培养起来的风气也促进了恭城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而这种笃学风气至今未衰。正因如此,每年孔子诞辰日即农历八月廿七日,恭城人都会到文庙举行祭孔仪式。2016年起,恭城恢复古代祭孔大典的规制,每年小学生在这里举行开笔礼,高中生在这里举行成人礼,读书成了恭城一代代人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据恭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县的教育事业一直位居广西前列。令人惊叹的是,恭城于1994年创造了“教育神话”:这一年,恭城全县11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大学生。自恢复高考以来,恭城中学共有73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近三年来,恭城就出了两个广西高考状元:2016年,恭城中学学生孟笛箫以680分的成绩夺得广西高考文科状元;2018年,恭城籍学生周君柔以676分荣登广西高考文科榜首。

    恭城文庙有祭孔大典,恭城武庙则有关帝庙会。“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逛庙会,不仅家家户户做好吃的,还可看到热闹的关公巡游。”恭城关帝庙会理事长罗来瑞说,恭城的汉族和壮族、瑶族都敬奉三国名将关羽,尊为武圣公,建祠称武庙或关帝庙。恭城的关公庙有好几座,除了县城的武庙,在莲花镇、栗木镇、西岭镇、龙虎乡也有武庙。罗来瑞介绍,庙会活动一般为三至五天,即农历五月初九至十二。据罗来瑞介绍,恭城关公节小庆和大庆活动规模不同,小庆关公神像不出游,人们到庙里上香,那个大大的香炉积满的香灰昭示出人们对关公的敬意;而三年一次的大庆活动则庄重而热烈,还有一套传统流传下来的“规定动作”。

    而“规定动作”中,关公神像巡游仪式又是恭城关帝庙会的重头戏。每年在农历五月十二日关公生日那天,罗来瑞引领巡游队伍按巡游路线行进。巡游队伍有护神师公队、罗伞彩旗队、牌匾旌幡队、鼓乐队、龙狮队等几十支队伍。巡游队浩浩荡荡,气势恢宏,阵容威武雄壮。沿街两边有数万观众,人山人海,秩序井然。此时,恭城街头关公神像将要停留的各码头(祭拜点)已将各式供品准备就绪,恭候关公出游。

    在万众瞩目之下,巡游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在县城大街小巷巡游,接受百姓祭拜,以佑百姓安康。巡游所到之处,群众摆上猪、牛、羊三牲和各种水果迎接,并按照当地习俗,准备酒水、油茶等供巡游队伍和游客免费享用。最有意思的是当年添丁家庭要供奉红蛋———若家中喜添男丁,得备熟蛋36个,喜添女娃,则备熟蛋24个。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备蛋数量、祭品种类也随之变化。

    近年来,为推动恭城文化旅游业发展,恭城将当地瑶族文化传统的油茶节和关公节合二为一,节日更加热闹。“这也是儒家文化与恭城本地瑶族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秦保义说。

    周渭祠:廉政文化源远流长

    如今在恭城镇,除了文、武庙外,最为大家知晓的古建筑就是周渭祠和湖南会馆了。

    “周渭祠和湖南会馆所在地才是恭城镇老街区所在地,也是古代最为繁华的地方。”罗来瑞说。周渭祠和湖南会馆位于恭城镇老街之一的太和街上。据罗来瑞介绍,历史上恭城水运发达,商业繁荣,依托茶江发展出了以太和街、吉祥街、傅家街为主的传统商业街。这些街道由青石板铺就,两侧多为历史建筑,现保存较好的民居主要集中在太和街两侧。在傅家街两头,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青石结构的张氏和周氏两座贞节牌坊。

    “这些街道原来都很繁华的,每条街两边都有门楼。”年近80岁的罗来瑞跟老伴现在还住在太和街的老房子里。但随着陆上交通的兴起和茶江水运的衰落,这条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喧嚣与热闹,原来的青石板路有些已被水泥路取代,而两边的古民居也破旧不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就是周渭祠和湖南会馆了。

    湖南会馆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水路商务繁华时期由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l84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和两边厢房组成。因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花草人物繁杂,故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美称,它是恭城“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中至今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座。

    紧挨着湖南会馆的就是周渭祠,当地百姓又称它为周王庙,是祭祀北宋监察御史周渭的祠庙。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

    现存的周王庙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门楼、大殿堂、后殿、左右厢房组成,整体建筑气势宏伟,颇具艺术价值。从门楼到大殿堂,屋檐、梁柱、门窗都有精美细致的木雕和壁画艺术,屋顶琉璃金碧辉煌,脊山泥塑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周王庙的门楼,是全庙的建筑精华之所在。”罗来瑞介绍,周王庙的门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颇有明清古建特色。门楼檐柱承托下檐,全柱通顶支承上面重檐,形体在中间骤然收小,五层斗拱逐层出挑,使屋顶飞檐高翘,显得雄伟壮观。斗拱单体形似鸡爪,使上层重檐空气流畅并产生回流,不时发出轰鸣之声,令鸟雀们不敢在此筑巢造窝,蛇鼠不敢驻留,不仅起到了自然保护免遭虫鸟侵害的作用,又明显地寓意着清正廉洁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一代廉吏周渭的浩然正气。

    周王庙的正殿是祠庙的核心,是人们拜谒周渭和纪念周渭的重要场所。正中塑巨型周渭造像,两旁楹联“幼历苦孤尽尝尘世炎凉志存高远;官居显赫永葆仕途廉洁心佑庶民”,是周渭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清廉爱民情怀的概括和写照。正殿墙壁镶嵌有十二组古色古香的铜浮雕,讲述着一代廉吏十二个震撼人心的传奇故事。

    周渭是北宋恭城路口(炉口村)人,官至监察御史,是恭城镇古代做官最高的人。周渭一生廉洁奉公,颇有政绩,以至于去世时家中办理丧礼的钱都没有,最后是皇上资助十万钱才得以安葬,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据传,周渭不仅为官清廉,还关心家乡人民疾苦,曾经奏请朝廷免去繁重税役,新定田赋,他还竭力兴办乡学,开发民智。家乡百姓感戴他的清操硕德,敬奉他为周王,在他亡故后为他建庙塑像,历代崇祀不衰。如今周渭祠里还有咏赞周渭的一副对联:“百代相传周御史,千秋怀念古乡贤”。

    “农历六月十五是周渭的诞辰,以前每年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为周渭暖寿,像关公节一样,抬着周渭的塑像在恭城镇的大街小巷巡游。”罗来瑞说,神像被抬着巡游时,前有仪仗开道,后有道士吹奏十番,香烟缭绕,锣鼓喧天,极为隆重热烈。

    如今,这节庆活动已经中断,但周渭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为官精神依然在恭城大地上流传。“周渭公正廉明,两袖清风,又体恤百姓,是后人敬仰的榜样。”恭城瑶族自治县党史县志编撰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黎宝壮说。2010年,恭城县委、政府将周渭祠和湖南会馆打造成为广西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到这里参观、学习,传承周渭的廉政精神。

    据了解,目前基地内设置有周渭生平简介、中国廉政发展史、桂林地方历史廉政文化及历代清官展示馆、中国共产党反腐历程展示馆、时代先锋事迹及廉政成果展示馆等。“恭城周渭祠蕴涵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内容。依托周渭祠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目的就是把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教育资源,古为今用,知古鉴今。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个廉政教育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活动,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黎宝壮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