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伟华 通讯员周玉祝 古老灵渠,千载悠悠;湘江战役,唤醒初心;华南高峰,摘星揽月……近年来,兴安县在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中,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化底蕴、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优势,深入践行“全域规划、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特色示范”理念,逐步实现从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从文物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从资源型旅游向研学型旅游转变,写就桂北文旅融合“兴安实践”大文章。 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带动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86年前,红军长征从兴安突破湘江,无数英烈为了信仰与忠诚长眠在青山脚下。兴安人民忠诚守护烈士英灵,传承长征精神;天下灵渠,珠玉集于华堂;陡江古韵,北渠诗意田园……红色是兴安最生动的底色,绿色是兴安最美丽的颜色。 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兴安县努力“描好‘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作出的重要批示,兴安县对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数十处长征遗址遗存、烈士陵园、纪念设施进行了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安段)的宏图,串起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园、红军堂、光华铺战役遗址、老山界等红色遗迹,“红色”覆盖区域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 目前,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游持续升温。在兴安“突围之旅”“转折之旅”两个红色旅游品牌引领下,桂北五县红色旅游联盟应运而生,这里成为红色研学体验的“大讲堂”。 在绿色发展方面,兴安坚持“涂好‘绿’”。近年来,兴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全民参与全域旅游环境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兴安县先后投入9亿元,实施灵渠环境整治、水系连通、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加强漓江流域保护、湘江环境治理,关停漓江流域16家采石场和19家采砂场并进行生态复绿;投入8亿余元,加大村屯环境治理,创造微果园、微菜园、微庭园建设模式,成功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形成“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三改”,并致力全覆盖,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兴安荣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森林覆盖率达76.5%,全域治理、全景打造效果凸显。 打造全时旅游:四季联动从“季节游”到“全时游” 春天,杜鹃烂漫,绚丽多彩;夏天,竹茂林丰,正好避暑;秋天,泛舟灵渠,水波不兴;冬天,玉树琼枝,分外妖娆。兴安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红色文化优势,为实现“一季向四季、白天向全天”的全季游、全时游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桂林米粉节、兴安葡萄节、灵渠文化节、风车节、盘王节等节庆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100多公里的灵渠绿道、红色步道,吸引了“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等游客在精品徒步旅游线路上挥洒青春;中国长征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兴安灵渠古运河马拉松等赛事火爆吸睛;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VR全景虚拟网上展馆全新上线……近年来,兴安通过策划组织品牌节庆活动、承办体育赛事等方式,积极创新云端营销,打造“智慧旅游”。 “白天游”向“白加黑”转变。目前,为延长游客旅游时间,留住游客脚步,兴安县正在规划建设《突破湘江》实景演出,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2021年建成开演。届时,白天瞻仰革命遗址,欣赏兴安的山水美景,晚上观看《突破湘江》实景演出,将成为游客的“标配”。 (下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