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奋斗正当时 决胜在今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工业振兴桂林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行曲

 

    桂林国家高新区鸟瞰。园区内汇集了一批高新尖技术企业。通讯员 王亚东 摄

    华能桂林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是广西目前最大的燃气发电项目,是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和临桂新区的负荷中心,是该区域内唯一可实现集中供能的中心,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构建工业“两翼齐飞、双轮驱动”新格局提供安全、绿色、高效能源。记者唐艳兰 摄

    桂林南药青蒿琥酯自动化生产线。(桂林南药供图)

    罗汉果小镇入驻企业达到41家。记者刘倩 摄

    1月29日,桂林紫竹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所有生产手套的生产线都已全面复工,以最大能力支援防疫一线。记者唐艳兰 摄

    深科技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并投产,实现了广西手机生产零的突破,补上桂林电子信息产业链上关键一环。记者唐艳兰 摄

    回首2019年,在践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上,桂林奋笔疾书,成绩斐然。

    现在,时间的航船载着我们驶入2020年———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桂林全面吹响工业振兴的号角,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澎湃激荡,加快汇聚优势资源,加大工业招商力度,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动工业经济不断高质量发展。

    勠力同心 工信战线打响疫情防控战

    近期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春节以来,全市工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放弃休假,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迅速反应,把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使命,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1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桂林紫竹乳胶制品有限公司采访。刚进工厂大门就看到,工人们正将新生产的医用手套产品装上货车,共计1200件48万副医用手套。这些产品将发往武汉,支援抗疫一线。该公司还特别在卡车上悬挂“武汉加油,桂林高邦在行动”的横幅。走进车间,所有生产医用手套的生产线已经全面开工,工人们忙碌不停,机器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桂林紫竹乳胶制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陶然介绍,了解到武汉疫情后,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1月24日向武汉发运医用手套33.2万副。同时,党员带头,广大职工积极克服各种困难,返回岗位恢复生产。1月27日完成对设备检修及翻料等产前准备工作。截至1月31日,公司已分三批向武汉疫区发运防疫手套2570件(其中医用手套52.6万副,检查手套251万只),全力支援武汉抗疫一线;向广西区内及其他急需地区发运医用手套28.76万副,检查手套11.4万只。疫情阻击战中,公司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员工紧紧跟上,坚守岗位,无怨无悔,用他们特有的朴实与实干共同谱写抗疫乐章。

    陶然表示,当前,桂林正加快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加快生产,推进企业做强做大,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为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紫竹乳胶只是桂林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阻击战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春节期间,该局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摸清情况、制定预案,做好企业的防控和复产工作。紫竹乳胶、漓峰医药等企业正加紧生产医用乳胶手套、消毒液等产品;优利特、恒保健康、曙光橡胶研究院、友邦橡塑等公司也陆续复产,生产检测仪、外科手套、防护服等产品,为全市防疫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是对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考验,全市工信战线将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好后勤支援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全力抓好物资保障、生产调度、通信保障、企业防疫等工作,把各项防控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役。

    龙头带动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8月16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深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今年1月20日上午,深科技项目二期厂房及配套宿舍工程正式封顶,距离开工仅5个月时间,再次向世人证明桂林速度。

    深科技项目规划总用地约1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19年8月试产,目前已形成月产200万部手机产能;二期计划于2020年底前竣工投产,将形成月产500万部手机的产能;三期计划于2021年底前竣工投产。桂林经开控股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深科技项目现场组负责人余彩霞说,受此次疫情影响,二期项目近期暂时停工。我们正根据疫情的进展,积极做好各项复工准备。一旦复工后,将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各宿舍楼和厂房如期交付使用。

    “今年,桂林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业振兴,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工业招商力度,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工信战线将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财力、调配更多人力,大力开展“制造业攻坚突破年”活动,推动央企、民企、湾企落户桂林,并力争80家企业新上规入统,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今年,我市将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依托华为、深科技技术优势,加快建成深科技二期、开工三期,加快推进手机支架、包装盒等项目落地,形成集聚效应,争取再引进显示屏、芯片等项目,逐步形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农产品质优量大优势,做大做强力源粮油、顺昌食品等企业,加快形成生态食品产业集群。依托国际线缆、电力电容等骨干企业,加强技改和创新,逐步形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生态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做强做优桂林三金、桂林南药等企业,加快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帮助新桂轮解决产权转让、橡胶进口政策等问题,加快形成生态橡胶轮胎产业集群。依托比亚迪、福达品牌优势,扩大商用车生产,加快推动物流车底盘、高端中巴车、电机电控及轨道交通装备等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新能源商用车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燕京漓泉、桂林三花、湘山酒业等老字号,振兴桂酒品牌,加快形成桂酒产业集群。依托平钢、桂康新材料等重点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形成新型钢材产业集群。

    优化布局 坚持高质量发展

    园区是工业振兴的主战场。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按照集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三大工业园区、四大工业强县、五个生态功能区县差异发展新格局,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75%;提升壮大三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园区。2019年,经开区围绕工业振兴目标,新引进生态食品、信息物流、电子机械、职业教育等项目45个,同比增长114.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同比增长127.3%。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区工商注册数字经济企业71家,桂林华为全国培训分部、桂林华为云计算中心投入使用,深科技一期年产2500万台智能终端和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轨道交通基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桂林橡胶轮胎等一批停产停工项目复工复产,罗汉果小镇入驻企业达到41家,罗汉果收购价格比往年翻了一番,带动周边5000多名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经开区成立3年多来,累计落地智能终端、新能源商用车、食品医药、学校物流等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产业类项目71个,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10个;建设标准厂房87.55万平方米,增长超8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增长近5倍;新增规上企业31家,增长32.1%;累计新增就业超1.15万人,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智能终端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产业集群,以客车、房车、观光游览车及各类特种专用车和零部件、轮胎等为重点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以罗汉果、桂林米粉、生物医药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集群。经开区管理体制高效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体系专业化、产城融合一体化的园区改革目标初步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初步奠定。

    桂林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何兵表示,今年,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目标要确保增长20%,将加快建设华为科技城、百年基业科教城、桂林橡胶谷、罗汉果小镇、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及桂林生态食品产业园等一批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积极推动产业与科技、金融、教育、旅游、城市融合发展。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五产”融合千亿元国家级开发区,为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湘桂走廊的枢纽,也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的主战场和桂林工业振兴“三足鼎立”的新一极。目前,高铁园正通过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为全市工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高铁园将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初建成”的目标要求和“规划引领、布局合理,优质高效、服务到位,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建设要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着力从发展要素、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中补短板,奋力开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0%以上增速,新建标准厂房70000平方米。

    桂林高新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着力抓好光隆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三大园区外,我市正全力打造四大工业强县,荔浦、全州、兴安、平乐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工业,重点推进美亚迪、晨天恒源、汽车配件产业园、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五个生态功能区县,灌阳、恭城、资源、阳朔、龙胜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此外,我市还将强化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创新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完成“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任务,建设提升一批研发平台、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园区;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service@guilinlife.com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话:(0773)2853120 2852488 传真:(0773)2853265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9号南方大厦9-5号
经营许可证:桂B2-20040001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