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育专项工程累计投入项目资金6.63亿元;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6所; 新增18200个学位; 全市134个乡镇有130个乡镇完成了中心幼儿园建设;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许多人心中的迫切愿望。为了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过去一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从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改起,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步伐,积极扩大公共教育资源供给,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向更全面、更公平发展,让桂林老百姓在教育方面更有获得感。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多所新学校(校区)启用,化解“入学难”问题 市民讲述: 整齐的书包架,美观的校园布置,富有趣味的户外沙池和玩水区……你根本想象不到这里曾经闲置多年,到处杂草丛生。2019年9月,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市教育部门将原解放西路培智学校改建成桂西幼儿园。 “很幸运也很高兴,我的孩子能成为桂西幼儿园的第一届学生。”市民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程先生家住翊武路,此前就近只能选择解西幼儿园。可该园一直学位紧张,程先生一家一直为孩子去哪儿上幼儿园烦心。去年8月得知有新的公办幼儿园,他赶紧报了名。通过摇号,程先生的儿子进了桂西幼儿园,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 “很高兴能在那么好的宿舍开启我的初中生活。”去年刚上初一的于婷是中山中学城北校区的第一批学生。她告诉记者,开学前她跟父母专门到学校考察,看到一切都让人耳目一新:整齐的宿舍,每一间都配有空调和热水器,崭新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室外墙还有多媒体电子屏,显示当天的课程安排、授课老师、校园新闻和校园通知等信息,校园内学生宿舍楼、餐厅、体育馆等功能区一应俱全。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我市有14所新学校、新校区启用,其中市属新学校(校区)5所,县区所属学校(校区)9所。 部门声音: 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学校项目建设力度,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截至2019年11月,我市各教育专项工程累计投入项目资金6.63亿元,新建、改扩建156所中小学(幼儿园),预计新增学位18200个。 去年,我市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市134个乡镇有130个乡镇完成了中心幼儿园建设(已开园)任务,完成率97%。全市有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474所,预计普惠幼儿园覆盖率75.7%。 记者点评: “入学难、入园贵”问题,是目前教育领域一个热点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称其为教育最难啃的“三个硬骨头”中的第一个。近年来,我市制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扩大城区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下定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特殊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市民讲述: “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样有针对性的幼儿园更适合她。”4岁女孩小甜的妈妈说。因为有听力障碍,小甜没法进入普通的幼儿园。2019年秋季学期,我市首个残疾儿童公办幼儿园——— 桂林市聋哑学校附属幼儿园(雉山路幼儿园)正式开园,跟小甜一样有听力障碍的30多名2—6岁孩子成为第一届学生。 “没想到桂林也有了这样的幼儿园,这对我们来说太有意义了。”小甜的妈妈告诉记者,跟小甜同班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刚实施完人工耳蜗手术,或刚配戴了助听器,有声世界在他们面前刚刚开启。 聋哑学校附属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幼儿园会根据这群特殊幼儿的特殊需求,以“康教结合”为办学模式,即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下,融入特殊教育——— 幼儿康复教育。幼儿园针对每一个听力残疾幼儿开展“评估—制定、实施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康复计划—再评估—修改完善并实施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康复计划”,给听力残疾幼儿以最适合的教育与康复。 部门声音: 2019年,我市构建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就读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体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排查摸底、严格安置标准等措施,认真做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工作,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2019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中,通过特教学校就读的有674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2338人,儿童福利机构和特教班就读94人,送教上门782人。除因初中毕业、在读幼儿园、缓学等无法或不需要义务教育安置的情形以外,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均妥善进行了入学安置。 2019年,市特殊教育部门注重残疾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我市残疾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比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7金1银3铜,并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2项全国纪录;参加全国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3金8银6铜。 记者点评: 残疾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容忽视。可以说,提升特殊教育就是提升教育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残疾儿童、家庭的数量少就掉以轻心。 2019年,我市教育部门为残疾儿童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残疾儿童撑起了一片晴空。 教育扶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市民讲述: “虽然被录取了,但父母在这以前整天都在为帮我筹借学费的事发愁。现在有了助学金,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2019年8月,灵川县灵川镇对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了奖励和资助,灵川镇双洲村委本固村建档立卡贫困生阳丽娅就是其中受益学生之一。 19岁的阳丽娅去年高考考取了大学,可学费成为这个贫困家庭的头号难题,驻村队员石毅帮阳丽娅向镇里申请了助学资金。经过审批,阳丽娅获得了6000元的资助金,让她顺利踏入大学校门。跟阳丽娅一起获得资助的还有另外38名中考、高考生,其中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考生都获得6000元助学金,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考生获得3000元助学金。 部门声音: 2019年,我市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脱贫攻坚以及各级专项巡视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成立了教育保障专责小组、义务教育保障战役指挥部、中央第二巡视组对我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确保了教育扶贫和相关整改工作的扎实推进。经过努力劝返,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由年初的369人减少到2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顺利实现“零辍学”目标。截至2019年11月,共发放学生资助资金4.25亿元,受助学生36.9万人次,其中受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6804人次,补助资金7675万元。继续在龙胜、资源、灌阳、恭城、雁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试点学校431所,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受惠学生7万多名。 记者点评: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两不愁三保障”等各种教育扶贫政策和资金的落实到位,让我市广大农村的孩子不再会因贫穷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而是更有可能通过学习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育信息化,让教育更公平令教学更生动 市民讲述: 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教室里40多名学生戴着耳机,端坐在电脑桌前,或熟练地打字,或制作表格,或上网查询资料……这是全州文源小学一节很平常的课。去年9月,该校作为全州县着力打造的第一所“智慧校园”试点学校正式开学。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在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上,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上激发学生无尽的潜能。而这样的课程,在我市其他学校也已经很平常。学生们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感受着多媒体的魅力,汲取各种知识。而这一切得益于我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 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钟琳对这两年电教设备的更新变化很是感慨。她告诉记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去年她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创新实践、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等活动。“现在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多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动手。” 钟琳说,每年的广西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全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均有几百名学生参加,感受科技的魅力和乐趣。这些活动可以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 部门声音: 2019年3月21日,桂林市中小学“智慧校园”项目学校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首批选取了信息化基础较好的51所学校作为试点,探索“智慧校园”建设新模式,推进我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向深度发展。 2019年,我市开展了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目前我市共1750所学校中,有1711所已实现联网,联网率达97.77%。完成了桂林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以及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对接工作,选择51所学校作为“智慧校园”项目试点,构建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骨干,校校有课题”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新局面。教育部门积极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了“桂林名师云课堂”活动,先后开设了寒假、暑假、高三专题辅导班三期课程,参加学校共235所,听课学生超过60万人次,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名师教育资源。积极参加“一师一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评省级优课111节、部级优课70节。 记者点评: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是必经之路。信息化教学通过语言、文字、视频和声音信号等新颖独特的方式,以及大数据的支撑,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带动了教育理念的变革。 2019年以来,我市实施联网攻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管用、够用、常用”为标准,重构网络联校;建设思政德育、家校共育等特色课堂;组织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教育等信息化创新试点;启动新版“湘教云”,在大数据大应用体系上寻求突破……大步迈入2.0时代的桂林教育信息化,脚步紧密而坚实。 “陪餐制”保障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市民讲述: “我是第一次来学校陪孩子吃饭。看到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得安全、吃得好,我们也就放心了!”前不久,在市十九中的学生食堂里,高二年级家长蒋小银坐在了“陪餐席”上。和她一起坐在“陪餐席”吃饭的还有两名高二学生家长以及该校一名副校长。 蒋小银告诉记者,在开餐前,学校负责安全管理的老师带前来陪餐的家长们参观了食堂,详细讲解了食堂采购和制作的过程,并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推行“陪餐制”相关情况。在和学生们一起吃了一顿食堂饭后,家长和陪餐领导分别在“陪餐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当天的菜品、口感以及改进建议等。 据该校主管后勤工作的吕忠荣副校长介绍,从去年4月起,十九中开始推行“陪餐制”。制定了陪餐工作制度,其中规定,每天由一名学校领导,并邀请若干学生家长到学校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负责对食品外观、口味、质量以及食堂卫生等进行认真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我们从完善制度、规范台账、监督跟踪等多方面入手,为的是尽最大努力保证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吕副校长说。 部门声音: 从2019年4月1日起,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施行。其中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陪餐制度”。 记者了解到,在《规定》出台之后,市教育局就组织全市中小学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就建立陪餐制度以及做好陪餐登记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记者点评: 学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历来受到高度关注。为了让学生放心用餐,除了硬性制度之外,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陪餐制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把学校与学生联结成一个共同体。以育人为事业的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更能体会将心比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责任。这是陪餐制更进一层的意义,也是学生用餐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陪餐制不只关乎学生用餐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筑牢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信任。当校领导能够与孩子坐在一桌用餐,孩子们能够吃得安心、放心,家长也对学校多了些亲切和信任。这样的信任是教学之间、家校之间能顺畅沟通的前提。有了信任,就能更好地形成合力,共同构筑一个安全的校园,让孩子们更好成长。
|